收到一条朋友圈点赞的信息,放到以前,我可能接着就拉黑了。
现在不敢了。
我赶快点开她的朋友圈,点个赞,还得回一句:已赞。
她回一句:谢谢。
我怕了,因为以前我拉黑过一个朋友,没过两天,电话打过来质问我:为啥把我拉黑?凭啥?
凭啥?不凭啥,就是不喜欢你了。
气势汹汹的,我怕她会过来打我一顿。
拉黑生活中的朋友,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因为做不到老死不相往来,城市太小,说不定哪天就碰到了,很尴尬。
网络上的朋友呢,就简单的多,删了也没人来找你,不会追着屁股后边问为什么。
微信有个特点,被对方删了也不知道。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都不去联系对方的话,那就永远都不知道对方删了自己。
他就那样静静的躺在自己的通讯录里,不声不吭。
其实,人脉是有额度的,跟信用卡一样。
有的人值500,有的人值50000。
每群发求赞一次,额度就会降低一次。
还有,什么额度的人办什么事,额度要匹配。
更多的人傻傻分不清,让50000额度的人做5块钱的事儿,就好比你的好友是马云,你却让他帮你朋友圈点赞。
大材小用。
我有个同学,小宁,在人民医院儿科工作,她每天最烦躁的就是有熟人朋友给她打电话要求插队。
做个检查,问能不能排前边去?
都是小事。
她就得动用关系,当然对她们来说都是相互利用,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为的都是自己的亲戚,自己的朋友,自己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
我问过她:是不是老家的人来医院,都找你?
她说:对,很多我都不认识,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他们先找我父母,然后父母会给我打电话,他们到了医院再联系我,不管吧?回去肯定说得很难听,管吧,每天都是这些事儿,烦,影响我的工作,本来就一个检查,排队下午出结果,不排队上午出结果,能有啥?
我们普遍的观念是啥?有人好办事。
那个谁家的闺女在医院,去了找她就行。
仿佛医院是她家的。
人人痛恨插队,人人又都想插队。
我觉得,对于资源型的人脉,别轻易张口,每张一次口,我们的额度就小一次。
就像我表妹家小孩做手术,医院给了两种方案,我们拿不定主意,我这才联系了小宁,前边检查住院啥的,我都没联系她,该排队排队。
排队这种小事,不会麻烦你,我们自己来就行,我需要在关键的时刻,你帮我拿一个主意。
因为你是专业的,我们放心。
小宁建议我们积极手术,不要保守治疗,相信现代医学。
最后,手术很成功,我很感激她,她也很有成就感。
我请她吃饭,她欣然接受,我们的关系因此更近了,信用额度更高了。
人情社会,我们要学会不轻易麻烦朋友,学会为朋友加分。
我去朋友的快递点发快递,他每次都死活不收钱,我的意思是该多少是多少,我来是照顾你生意的。
你如果不收我钱,我也每次让让就拉倒,久而久之我就会失去你这个朋友。
去朋友的饭店吃饭也是,我们的习惯思维是既然是朋友,谈什么钱,不用钱,吃就行。
如果,我每次去吃饭,你都不要钱,我可能再也不好意思去了;
如果,我每次去吃饭,我都不给钱,你可能再也不好意思让我去了。
我觉得,如果希望关系长久,正确的做法是:在商言商。
我选择来你店里吃饭,是希望能给你带去点生意,不是希望用感情来减一部分价格。
我在别人那点一桌子菜500块,那么,我在你这里点同样一桌子菜,也给500块。
我的初心,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支持你的生意,因为这次交易,我们的感情变得更好了。
然而,有的人是这样以为的:我是来照顾你生意的,给什么钱?
结果,一个打着饱嗝,很满足。
一个骂着爹娘,很憋屈。
最终,失去了彼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