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画家高克恭很擅长画墨竹。我们从这幅《雨竹图》中就可以窥见他绘画技法之高妙。
《雨竹图》又叫《墨竹坡石图》,前者表明了画的是雨中的竹子的形态;后者则说明了画中都有哪些景物。
这幅画121.6cm,横42.1cm,在这幅一米多高的巨幅立轴画上,只绘有一块巨石和几棵竹子,显得清润而富有生机。
雨竹图画面上的巨石圆润饱满,稳稳地立于画面下方,让高高的竹子也显得稳定了。
画家用披麻皴皴出结构。我们看这时候的皴法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整个石块好像是被雨水淋过一般,明亮而湿润。
石块周围,画家用大的苔点,点出生长的青苔或者是其它的小生命。
石旁又点缀几棵小竹,既为石块增加了生气,又呼应了两棵高高的细竹。
再看这两棵翠竹,挺拔向上,形成直冲云霄的气势。竹梢处交错而生,避免了士兵站立式的呆板。
在竹叶的颜色上,前面的较为浓重,后面的浅淡。
这样,前面的竹子被推到观画者面前,后面的竹子则被迷蒙在烟雨之中。
再回看石块周围的小细竹,也是石块前面的颜色较重,石后探出头来的则浅得多。
整个画面十分简洁。
画面右侧,有赵孟頫的题诗:
高侯落笔有生意,
玉立两竿烟雨中。
天下几人能解此,
萧萧寒碧起秋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