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2Fspecial%2Fopencourse%2Fcrashcoursepsychology.html
重点
1、情绪(Emotion)
心理和大脑对某种刺激做出的综合反应,包含生理唤醒(Physiological Arousal)、行为表现(Expressive Behaviors)和认知体验(Conscious Experience)。
这里的唤醒(Arousal)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种激活、压力,甚至是能量,一种反应力和觉醒状态的增强,推动我们做出某种行为。
2、关于情绪产生的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James-Lange Theory)
认为情绪由生理反应引起,先有生理唤醒,后有情绪。
(2)坎农-巴顿情绪理论(Cannon-Bard Theory)
生理反应和情绪是相互独立、但同时发生的。
(3)坎特·沙赫特和杰罗姆·辛格
认知可以定义情绪。他们认为,要产生某种情绪,你必须体验到情绪唤醒,并在认知上对这种唤醒进行识别。通过对一群大学生注射激素的实验验证了这种生理唤醒的转移效果(Spillover Effect)。
发展为“情绪2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根据该理论,体必须对生理唤醒的原因进行识别,然后才能体验到情绪,进而表现出相应的行为。这意味着生理唤醒激发情绪的体验,而认知决定情绪的内容。
(4)罗伯特·扎荣茨
主张情绪就是我们对生理唤醒的命名。他认为,许多情绪反应独立于认知过程,甚至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发生了。
3、大脑加工感觉信息的两种方式
当涉及到情绪时,大脑加工感觉信息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两种方法。那种缓慢的、自上而下的大脑皮层通路使我们能对情感进行思考,而这种快速的、自下而上的捷径使我们能够完成即刻的情绪反应。
4、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中有交感神经(Sympathetic Branches)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Branches)两个分支。交感神经(Sympathetic Division)就是当你遇到危险时使你兴奋的神经,它使你变得高度警觉,加快你的心率和呼吸,使血糖升高,给机体提供更多能量等等。一旦应激反应完成,危险已经过去,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Division)开始发挥作用,帮助你恢复到平静的状态,降低你的心率和呼吸,抑制那些兴奋性的激素。
5、情绪和生理
不同的情绪有很多相同的生理表现。但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感觉体验,而在大脑扫描成像中,任何一点情绪上的差异都会被检测出来,被放大,许多情绪确实表现出具有独特的模式。
全文
梅尔·吉布森是这样,汤姆·克鲁斯在普奥拉的节目中跳沙发,坎耶在MTV颁奖典礼上抢话筒,我指的是,这些人经常在公共场合过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做出一些古怪偏激的行为,当然,这种不恰当的情绪爆发并不只有名人身上才有,而他们坏的示范作用足以让我们把情绪看作是不好的东西,但其实不是这样,至少不总是。当我们的生活不如意时,情绪就开始起作用,情绪的一部分作用是给我们提供能量和动力,推动着我们向着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需要,抛开那些偶尔的在公共场合的失态行为,通常情况下,适当的情绪其实会使我们表现地更得体,所以情绪对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来说都至关重要。当然,当情绪爆发的时候,有人会对着空姐大喊大叫,殴打狗仔队,或是跳上舞台,从年轻歌手的手中抢过话筒,打断她的获奖发言,然后说这个奖应该颁给别人,那就是碧昂斯!你感觉就像是脱轨的火车,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好啦。下定义的时候到了,一般来说,情绪(Emotion)是心理和大脑对某种刺激做出的综合反应,情绪包含生理唤醒(Physiological Arousal)、行为表现(Expressive Behaviors)和认知体验(Conscious Experience)。这些可以是短暂的一时冲动,也可以是持久稳定的反应,可能很明确,也可能很模糊。比如说,深夜你正在回家的路上,你听到身后有脚步声,生理唤醒意味着你的心跳开始加速,行为表现是你会加快自己的步伐或是沿着有路灯的方向行走,你的认知体验可能包括你边跑边想“噢,我是不是遇上土匪了”“是不是有狼人在后面追我”,这种感觉,恐怖又让人惊慌失措。
我们知道情绪由这3部分组成,但心理学家仍然很好奇它们到底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思维和感觉如何相互影响,哪个先产生;这些身体反应,如蹦蹦的心跳、想去上厕所、手心出汗,是因为我们认为“我很害怕”才产生,还是这些身体的变化触发了我们大脑中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就要深入这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害怕的情绪世界,而这些问题只是这个领域中的毛毛雨而已,没有人能幸免。
我们的情绪代表和塑造了我们的大部分自我。想想看,我们会变得多么无趣,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无趣,如果没有快乐、尴尬、心痛或恐惧,还有什么会推动我们做决策,变得小心翼翼,变得勇敢,或是想方设法想要理解彼此的内心?还有什么会维系我们的人性?朋克摇滚要怎么诞生?毫无疑问,我们需要情绪,但情绪如何产生作用呢?
很显然,在心理学中不管说到什么,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在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先驱威廉·詹姆斯认为情绪由生理反应所引起。举个例子,你觉得很难过,是因为你在哭,或者你感到恐惧,是因为你正在不停地颤抖。这个观点也由丹麦心理学家卡尔·兰格提出。所以,这个先有生理唤醒,后有情绪的理论也被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James-Lange Theory)。
但是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坎农感觉不到这一点,他认为,许多不同的情绪都存在相似的生理反应,心跳加快,忐忑不安,手心冒汗,这些反应在激动、恐惧、兴奋或愤怒的情绪中都有,那么这些生理反应如何产生不同的情绪呢。他的同事菲利普·巴顿赞成他的看法,他推测,生理反应和情绪是相互独立、但同时发生的,这就是坎农-巴顿情绪理论(Cannon-Bard Theory)的基础假设。换句话说,心跳加快不会产生恐惧,恐惧的感觉也不会使心跳加速,这两者只是恰好同时发生而已。
如今,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情绪还和我们的认知有关。我们是否害怕路边的一条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动物行为意图的判断,这只狗是危险还是友好。当然,我们过去与狗有关的经历也很重要。在1960年左右,美国心理学家斯坎特·沙赫特和杰罗姆·辛格将认知可以定义情绪的这个观点发展成了如今的“情绪2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他们认为,要产生某种情绪,你必须体验到情绪唤醒,并在认知上对这种唤醒进行识别。再次强调,请记住,心理学家中的唤醒和日常生活中的唤醒意义不同。在这里,唤醒(Arousal)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种激活、压力,甚至是能量,一种反应力和觉醒状态的增强,推动我们做出某种行为。所以有时候,唤醒可以从一个目标转移到下一个目标,比如说,你正在看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你特别兴奋和激动,这时候旁边有人嘲笑你,一瞬间,你可能会把这种还在持续的兴奋识别为愤怒,于是紧接着,你懂的,看台上就发生了一系列暴乱斗殴事件。
沙赫特和辛格通过对一群大学生注射激素的实验验证了这种生理唤醒的转移效果(Spillover Effect)。首先,他们给一群大学生注射了肾上腺素,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兴奋感,你应该也体验过这种感觉,肾上腺素会使身体的一系列状态得到激活,而这种唤醒体验可以用任何情绪来解释。接着,研究出其不意的地方在于他们告诉一些被试,注射物会产生兴奋感,而对另一些被试说注射物不会产生任何效果。然后,在全部注射了肾上腺素后,所有的被试都被安排在等待室中休息,房间里还有一名演员假装和他们一起等待,然后表现出很急躁恼火,或者是非常高兴愉快。
而这群被试就坐在房间里,肾上腺素使他们感受到生理刺激,他们的心跳加速,脸变的通红。对于那些被告知注射物没有任何作用的被试,研究发现,他们实际上会采纳房间中演员的情绪,根据演员当时的具体表现变得高兴或是愤怒,被试体验到的生理唤醒是由激素引起的,但他们都主动地对自己正在感受的情绪进行了选择。但是那些被告知注射物会产生心跳加速等反应的被试则几乎不会报告有体验到任何情绪,因为他们恰好把自己心跳加速、脸变得通红等反应归结为药物作用,而不是自己正在体验情绪。
所以,根据2因素理论,个体必须对生理唤醒的原因进行识别,然后才能体验到情绪,进而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对于沙赫特、辛格和他们的拥护者来说,这意味着生理唤醒激发情绪的体验,而认知决定情绪的内容。
目前,一些研究者,比如在波兰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他主张情绪就是我们对生理唤醒的命名。他认为,我们的许多情绪反应独立于认知过程,甚至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发生了。如果你突然听到窗外的一声巨响,你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抽动一下,而你的大脑根本就来不及去想,“噢,什么声音?我应该吓一跳吗?”
这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当涉及到情绪时,我们的大脑加工感觉信息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两种方法。神经科学家实际上已经在实践中观测到了这两种方式。一些更强烈的、更复杂的感情,比如爱和恨,是自上而下的“高路”(High-road)加工。比如说,你看到爱人写给你的情书,那种心里的感动产生的过程是阅读的视觉刺激从你的眼睛进入大脑,经过丘脑,到达你的大脑皮层。在这里,大脑的认知系统回对感觉刺激进行分析,这种加工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内隐的。然后感觉被登记为,比如“嘤嘤嘤,好甜蜜~”。这个时候,感觉信息会前往你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也就是大脑中产生情绪和动机的区域。最终,你就体验到了温馨甜蜜的感觉。
而其他情绪,那些简单的,比如厌恶和恐惧,实际上并不会涉及到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它们是自下而上的“低路”(Low-road)自然加工。比如,外面发生的车祸,或是一颗篮球险些砸到你的脸,这种“吓人一跳”的刺激经过大脑皮层,然后快速准确地到达耳朵、眼睛,以及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这就像“膝跳反射”一样,这种快速通路使我们面对潜在的危险时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
换句话说,那种缓慢的、自上而下的大脑皮层通路使我们能对情感进行思考,而这种快速的、自下而上的捷径使我们能够完成即刻的情绪反应。当你看见旧情人时心里七上八下的感觉,你在演讲之前有上不完的厕所的紧张的感觉,或者是你在拥有一个浪漫的吻之后心跳加速的感觉,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我们身体所体验到的情绪和我们大脑所感受的情绪一样丰富多彩。下次你再被吓一大跳,或是想要努力使自己保持冷静时,你可以好好谢谢自己的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说到这,你大概会想起,我们曾经提到过自主神经系统中,有交感神经(Sympathetic Branches)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Branches)两个分支。交感神经(Sympathetic Division)就是当你遇到危险时使你兴奋的神经,它使你变得高度警觉,加快你的心率和呼吸,使血糖升高,给机体提供更多能量等等之类的,它就像一个后勤部队,随时为你的行动待命。一旦应激反应完成,危险已经过去,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Division)开始发挥作用,帮助你恢复到平静的状态,降低你的心率和呼吸,抑制那些兴奋性的激素,总的来说,就是挠着你的背然后各种“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恢复到与情境相适应的唤醒水平。举个例子,如果你正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过马路,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你需要达到一个最佳的唤醒水平(Optimal Arousal)来让你集中注意力,而不是吓得腿软,手忙脚乱,精神恍惚。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不同的情绪有很多相同的生理表现。如果你在显示器前监控正在观看3种不同电影的人的心率、呼吸和出汗量,你很可能无法分辨出谁在看惊悚片,谁在看古惑仔,谁在看岛国爱情动作片。恐惧、愤怒和性唤醒,通常会传达出一样的生理信号,但对于这些被试来说,不同的情绪显然有不同的感觉体验。根据现场研究者的观察,体验不同的情绪的被试表情也都不一样,而在大脑扫描成像中,任何一点情绪上的差异都会被检测出来,被放大,许多情绪确实表现出具有独特的模式。对大多数人来说,积极正面的情绪在左侧额叶表现出更多的活动,而消极负面的情绪则更多在右侧额叶。一些感觉到非常害怕的人,杏仁核的活动会明显增加,这里是我们最原始的情绪中枢。
情绪是非常迷人的东西,它推动着我们做出各种奇妙和古怪的事情。理解和察觉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无比重要,哪怕你只是想风平浪静地度过最平凡的一天。不过,误解你自己或他人的情绪会产生很多烦恼,甚至会很危险。而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谈到的内容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