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二十一

中庸二十一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2-08 07:18 被阅读0次

其二十一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有言:关于知与行。除了所谓的生而知之者,可以具备知行合一的先天条件,学而知之者,与困而知之者,都需要通过格物致知或者类似的“行”的积累过程,才有可能达到“知”这个阶段性的成果,才有可能再从“知”的结果进化出推动“行”的激励机制,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引“行”,“行”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和检验“知”,这个终始循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明明德,自新,止于至善”的过程。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好学近乎智,学到的不一定是真知,即使学习到了真知,也不一定能够融会贯通也,至于学而不知,甚至不学无术的矇昧者,以法令制度作为规矩准绳是最常见的方法。大智者,是掌握真知并能够融会贯通者,所以大智者见微而知著,见始而知末,见一斑而知全豹者也,但是大智者不一定具有大仁的境界。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力行近乎仁,行有恒常也不一定是真仁,即使实践了真仁,也未必能够一以贯之也,至于无信无义,甚至反覆无常之人,见而避之,避而远之而已。大仁者,必以天下为己任,摩顶放踵而利天下者也,所以大仁者见利于天下者必为之,见害于天下者必除之,以人为本者也。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知耻近乎勇,知过能改也不一定是真勇,但是是勇的基础之一,即使是拿出了勇冠三军的气概,往往只是一鼓作气而已,真到了大是大非、生死存亡的时候,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毅力,无法判断,至于贪生怕死之徒,尘埃尔。大勇者,必以大智大仁为基础,明察天地变化,时势顺逆,大勇者,以悲天悯人之心,敢于做出任何常人所不能不敢不愿做出的决断,并敢于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是真勇敢者也。大勇者必大智大仁者也。

我们能够首先做好知止中庸以致中和,逐步成为仁智勇兼备的自立的人,足矣。

相关文章

  • 中庸二十一

    其二十一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中庸》(二十一.知性)

    题解 “诚”就是真实无妄。从诚开始,便具有善,这是先天的性,和圣人对...

  • 找到“自明诚”方能“自诚明”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中庸》第二十一章。 心理自然就明白的道理,叫作天性。明白了这些道路之后...

  • 《中庸第二十一章》

    【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诚自然显现出通晓事理的光明状态,这是人的本...

  • 《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

  • 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

  • 晨读《中庸》五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这个境界,就...

  • 《中庸》的主要内容

    1.3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论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中庸》写道: “君子之中庸也,...

  • 何为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遵循中庸之道,小人则往往违背中庸之道。...

  • 《中庸》译文集 三 君子中庸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二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qx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