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剩下三天的光明,你要怎么善用你的眼睛;如果第三天夜晚,太阳西沉以后不再升起,你要怎样度过这无比珍贵的三天?”这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散文代表作里震撼人心的话语。
人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觉得习以为常,总是对自己没有的东西觉得无比珍贵。对我们自身拥有的东西不怎么欣赏,却对我们不曾拥有的东西无比渴望。
海伦·凯勒希望有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去看一看那些让她的生命存在充满意义的仁慈、亲切、友善的人,当然最想看到的是老师安妮·苏利文的面容,是她从小陪伴着她,并为她打开一闪通往大千世界的大门。她会叫来所有亲爱的朋友,长久地观察他们的脸,要仔细端详婴儿的脸,看狗儿忠诚的眼睛,看家里的陈设,凝望那些“阅读”过的盲文书,想看看那些正常人读的书,还要到森林里去远足,看奇美的夕阳和日光灯。
第二天,她要在黎明前去看看天空由黑夜变成白昼的惊心动魄的奇迹,怀着敬畏的心情注视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发出万丈光芒,唤醒沉睡的大地。要用眼睛快速浏览一遍世界,过去和现在。要看人类进步的盛典、时代的万花筒。要去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傍晚要去电影院或剧院。
第三天,她要再一次早起,迎接黎明,渴望发现新的惊喜。因为“每一天的黎明都永远是新的,都有新的美丽。”这一天是最后的一天时间,没有时间来遗憾和期盼,要用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到男人外出讨生活和工作场所中去,睁大眼睛观察所有幸福或悲伤的景象。
然而,在短暂的三天里,“我没有把所有想看的东西都看遍。只有当黑暗再次降临到我的身上时,我才意识到我有多少东西没有看到。”假如你遭此厄运,你的眼睛一定会紧盯着那些你从来没见过的事物,把他们储存在记忆里,留待以后在茫茫黑夜中慢慢回味。你会比任何时候都善加利用你的眼睛。
于是,她提出一个善意的忠告:善用你们的眼睛吧,仿佛明天就要失明一样。
这是一个经典励志的故事,海伦·凯勒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苏利文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我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书信集、安妮·苏利文老师的教育笔记,在生活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以及艰难的求学生涯。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
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等等,她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苏利文老师,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在苏利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
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也遭遇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苦难,但她并没有放弃。最终苦心人天不负,她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成功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进入了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
在她的大学生活中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繁重的功课中她非常的吃力,在老师的帮助以及她自己的努力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是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之一。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时间是宝贵的,少在一些不紧要的事情上折腾浪费,如果只剩下三天光明,如果生命将尽,我们都要使用好现在的时间,善用好你的眼睛,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后悔和遗憾,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都充满了无限的欢愉与惊喜。
人生没有平坦的道路,如果遭遇不幸,请坚强下去。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困难总是短暂的,挺过去就是柳暗花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