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的一家三口,读来还是比较钦慕的,一家三口都做学问,个个优秀,说话有趣,可以分享,确是个幸福的家庭。特别是杨先生与钱先生,能携手至耄耋,又是彼此的精神佳侣,当真是难得。唯一遗憾的是女儿钱媛,算是早逝了。
抛开他们的身份不说,单单从杨先生的字里行间来看,确实依然逃不过凡人的世俗的骄傲,这个无可厚非,毕竟,在怎样伟大的人,都是人。
杨先生夸赞起女儿来,也是和我家邻居大妈是一个口调,当然总是觉得自家的孩子聪明啦,言语间当然是骄傲的啦,或者在另一层意思,就是别人家孩子不如我家孩子聪明啦。但杨绛述说的几点钱媛的小事,却也让我比较钦佩的。
1、钱媛见钱钟书
钱媛时隔两年没有见钱钟书,再见时就防着他,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钱钟书回,“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钱媛答,“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出生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读到这里,不免也钦佩钱媛思维的伶俐。
2、钱媛识字
杨先生表姐的女儿读书,钱媛经常和她对坐着读,也跟着认字,但是都是认得颠倒的字。足可以知道,钱媛当真是块读书的料。
……
杨先生又用钱爸从不关心孙女健汝到发现新大陆似的视钱媛为“吾家读书种子,唯健汝一人耳”。足以说明,杨先生是足够为女儿骄傲的,她也说她生平的得意之作便是女儿。
杨先生夸赞丈夫起来,笔间里也是满满地自豪感的,她总是说自己是三人里最笨的,但有些地方,也说自己还是厉害的,所以杨先生是变相夸自己的一家子,个个都厉害。这当然是实事啦,大众们是买帐的。
比如杨先生说钱先生只希望做学问,不喜欢官场及开会,但她写钱钟书当社科院副院长时,做事能干,召开半小时的小会,就解决了不少问题,主持两个大会,说话得体,也说的漂亮。嗯,字里行间全是对丈夫的赞扬,嗯,这当然也是实事啦,大众也都是买账的。
还有很多杨先生世俗的骄傲,有时候也不免借别人的拙来显自己的智,或者是借别人的贪婪来反衬自己的无私,但大众依然买账,嗯,毕竟是有名的人,也是人。
确实是,在怎样出名在怎样厉害的人,都是要一日三餐,要亲情、友情、爱情的,杨先生写钱先生一起抢着读女儿的来信,牵挂女儿,为女儿的工作自豪,为女儿的身体担忧,也无不是天下父母的“病灶”,是的,这些,他们终究也是凡夫俗子。所以,安于平凡吧,因为没有超体,只有伟人,也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