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应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似乎总是在最开始和其他人交往时谨小慎微,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被我过度解读,分解成不同的含义,开始相处时总是和其他人保持泾渭分明的拘束。
而慢慢相处得久一点,我就会失了这份严谨,转而不带脑子和那人乱侃,除了最开始记住的那些兴趣爱好,后来发生的事情一律不记得,谈话时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重要要点别人说完我就忘,更别说细致入微,令人惊喜的小细节了。
用“首因效应”的定义来讲我确实在和别人相处时占了好多便宜,一开始我给别人形成一个机敏的好印象,随后却恢复到愚昧大意的常态,机敏的状态首先被印刻到其他人的脑海里,之后就算再笨也会在其他人面前显得没那么差劲。
我一直是这样的人,小时候妈妈就总说“你做事怎么这么虎头蛇尾呀!开始还像模像样的,都后面屎渣子就露出来了,一点都不像我,这样以后该怎么办才好。”妈妈待人接物一向井井有条,善始善终,得体而大方,遇到我这样的孩子,自然是要多提醒指点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段关系最开始都维持很高的能量场,到了后面,慢慢走低,能量指数级消耗殆尽,到后来变成漫不经心地和其他人交流,口不对心,和所有朋友相处都留下一段不甚美好的结尾,最后只剩糟糕的回忆。
我吃着“首因效应”的红利,可惜后面的关系因为我的不善经营而变得糟糕,但有时候一开始和某个人相处就会出糗,变得尴尬,那时候,我便会开始逃避,远离这段关系,即使是失去工作的代价我也会选择离开,一定要等到一个顺风顺水的好的开局。
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变这样的循环怪圈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