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周末感觉精疲力尽。跳出舒适区的结果是,好像回到了刚毕业的时代,每天挤地铁走路动辄就一个多小时。旺财更辛苦,因为公司搬家,每天单程要两个多小时,这样算起来,仿佛当年他每天回城里探望我。有了对比方知嫌弃安逸也真是矫情,就跟何不食肉糜一样作。
所以家里那个不太长进的弟弟,喊着街道办的工作乏味郁闷想要出来闯荡的时候。迷茫的小青年处在最迷茫的阶段,我特别能理解小朋友内心的纠结和压抑。
我的成长过程里,不幸从未碰到导师型的朋友或长辈。仅有的几个,虽切磋交流不少,却还没到导师的级别。大部分对人生的理解从惊慌无措毫无章法到看清真相本质,都是在一个个独处的夜里自己瞎琢磨明白,跟自己和解逼自己成长。但,这也确实走了很多弯路。
等琢磨明白有了概念知道路怎么走了之后,总有时不我待的荒废感。因为那些跟你10年前同龄的年轻人们,不管是借助互联网还是科技的力量,信息量的攫取都比当年的你更胜一筹,最可怕的是他们也很清楚要做什么,甚至已经实现梦想,挖到第一桶金。并且这个人群数量还不是小概率的存在。而你当年呢,只是刷着QQ空间为爱流泪的无知少男少女。
我弟应该高兴有这个姐姐可以跟他苦口婆心分析各方面的利弊,还帮忙说服父母客观看待他想要从事业单位跳出来这件事。但是否听进心里就不得而知。
人都是从这一步走过趟过,每个阶段都有迷茫和困惑,不管别人怎么讲,终究,路,还是要自己选择自己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