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是理发店的老板娘,喜欢跟老顾客聊聊天,得知一个经常来洗头的女士正愁给儿子找对象,便随口问了一下找儿媳妇的标准。
那个女士说:“找本地户口的独女户,这样就不用给彩礼,女方还会有陪嫁,到时候生了孩子自己不用带,亲家还会帮忙带,这样自己也轻松。”
阿英本来想着给她介绍一个的,一听这条件,便禁声不言语了。独女户确实有这些好处,却不想想万事没有绝对。你只想着要女方这要女方那,却不知,女方两个老人到时候跟你平起平坐,是要两个孩子共同承担的。
正好,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老孙是学校校长,工作好工资高,一个儿子就正好找了一个好上加好的儿媳妇,独女户,女孩父母倒贴了一辆车,还把自己现成的房子装修一新,做了孩子们的婚房,住到了丈人家。
老孙身体健康,跟老伴过着悠闲的退休生活,什么都不愁,连孙子都不用带。哪知过了几年,老伴得了急病,到医院一针下去就毙了命。这也没影响他的生活质量,很快,就有人介绍,给他找了一个新老伴,自己的儿子孙子还时不时来看看他。这样的小日子也是让很多人羡慕的。
过了没几年,女方的父亲老杨也是寿命不长,差不多退休的时候得病去世了。家里一下子少了一个顶梁柱,更是少了一个经济来源。小孙的工资不高,一个月三千多元,而媳妇小杨虽然是高校毕业,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靠打零工,又因为照顾孩子,便很少出去工作。小孙从小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卖了旧车又在双方家庭的资助下买了几十万的豪车。抽烟喝酒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好在小杨的母亲还有点积蓄,女儿女婿外孙住在家中,还算热闹,不至于老年失去老伴而孤独。
问题就出在男方父亲老孙身上,一次中风,一次心脏搭桥,差点就见了阎王,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是需要坐轮椅,要人照顾。这时候,后来的老伴就要争取权利了,照顾老孙可以,工资卡必须全部上交。老孙的儿子这时候不淡定了,工资卡上交的话,意味着老人再也不能贴补自己了,还有百年之后的丧葬费都成了后妈的,都会被后妈拿去贴补她自己的孩子。最后商议,老孙的儿子回来照顾老孙,后来的老伴回自己的家,一拍两散。
现在,小孙每天上街买菜给老孙做饭,天晴了,还推着轮椅,陪着老孙晒太阳。小孙媳妇和孙子在丈母娘家,一边一个,女儿照顾自己的妈,儿子照顾自己的爸,看起来没毛病,但是小夫妻疲于奔命,两边跑,不想两边跑,就各自住在各自家中,夫妻孩子之间的感情都变淡了。
这就是独儿户和独女户的现实版,两小夫妻享受了两边老人创下的家业和福利,最后,也得为此付出回报。老人有,还得自己有,一旦老人病了,可以各自负责,请得起人帮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