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次交谈都带有目的吗?这样表述好像不太准确,但肯定会有一个叙事的角度。选取什么角度,实际上就是代表了你的目的,我们总是为了表达什么而诉说。为了表达愤怒,为了表达不被重视,为了表达另一个人是多么讨厌。
虽然你希望在表达上尽可能客观,但也只能做到相对客观,因为作为讲述者,你只能说出你看到的以及你能理解的,那些无法进入你视线或者无法进入你认知范畴的信息,决定了你只能局限在你所能感知到的世界。
当你用“亲眼所见”去强调一件事并试图说服对方去相信你的时候,最关键的不是这个事实,而是你渴求对方的信任。在一段信任缺失的关系里,事实再强硬也显得无力。
有时候我们跟不同的人讲同一件事,选择的叙事角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会根据心情、立场和述说对象的不同,在事实中选择不同的切面进行表达。
所以当别人跟你聊天的时候,我们除了去听TA说了什么,最好能判断一下对方的目的,到底说这件事是想要表达什么。有些人习惯性地只关注对方说的内容,一直在事实层面分析来分析去,所以交流的效果不好,因为你忽视了对方的感受,没有成功识别对方表达的意图与情绪。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讲述者,如果真的遇到一个死脑筋的人,那也只能靠自己去告诉对方:我跟你讲是为了吐槽,吐槽完我就舒服了,也不需要你帮我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我需要你给出建议,我会说。
同样地,因为我们可以选择叙事角度,有时候不留神也会把自己带偏,以为事实就是自己说的那样。意识到这一点很必要,因为你知道你那样表达只是为了表达情绪,但事实的其他部分,你还是要有能力看得到,不要因为一时的情绪而把一些事实掩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