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中国人的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极为看重的节日。在除旧迎新爆竹声中,家家喜气洋洋,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地…..午夜十二点,窗外鞭炮声不断,爆炸声响彻在耳边!突然听见轰隆隆一声声巨响,打破了原来宁静。一枚枚烟花向天空喷去。天空开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菊花,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合家团圆、喜庆吉祥、所有事物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当中。
听大人们说,以前,过年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因此,人们总盼着天天都过年。如今,我们天天吃得都象过年一样,现在就希望忙碌了一年,一家人能够相聚在一起。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总在除夕之前,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食物迎接亲戚朋友们。每逢春节来了,是大家忙忙碌碌相互拜访,走亲戚问候拜年的好日子。家里也总是络绎不接的来客人,问候拜访,那个三婆,那个四姨…….家里很是热闹。大家爽朗的笑声中,各自说着带着浓厚乡音的问候语,你一言我一语的高兴的说着。可是时至今日,最让我感概的是,当年的那份景象却很难见到了,二姑、表姑嫂,还有那个那个,我大概也忘了差不多了。每一代人的感情都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息微。近几年来,社会的发展与科技带来的便捷,日益普及的数码产品令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跟远方的亲人联系,仿佛就是面对面的交流,但在心底的我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10年之间,我们的春节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记忆中——10年前的春节
童年时代,每个小孩子的春节都是快乐的。因为又到放假的时候,也可以跟小伙伴们去玩了。寒假临近便是新的一年了。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大扫除的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家里面的卫生,妈妈总在旁边吩咐我们把自己的鞋子,袜子,书包洗干净,把地面,墙等一些地方打扫干净。一家人就这样有序的热火朝天干活起来了。窗明几净,添了一份干净的味道。除夕当天,妈妈总在厨房里面忙着过年的食品,煎堆、油角、糕点、等等……我们就和爸爸合力贴春联,原来贴对联也是一种技术活来的,分左右两边,爸爸总在旁边细心的教导我们来。有平仄,有突仄……在爸爸的带领下,春联很快就贴好了。妈妈美味的应节食品也出炉了,迫不及待嘴馋的我们已经拿着先吃了,那种儿时妈妈的味道,是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香味。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电视,吃着可口的饭菜,听着窗外的时不时鞭炮声,在谈笑间迎接这新春的到来。
每逢过春节,舞狮子,串家门…..仿佛就是春节的特定节目。小孩子莫过于是到别人家去逗利是,红包是代表着年长一辈人对小孩子的期盼,希望孩子聪明伶俐。看到年长的一辈,小孩子嘴里说着祝福的话语,逗得大人小孩一起开心的笑着。大街上鞭炮声不断,人们在一起吆喝,一起欢呼这个节日的到来。春节期间,还有不少是走亲戚代客人,趁着放假,在这个消闲和放松的时机,平时联系不多,很少碰面的亲朋好友就会聚到一起来,聊聊家常来了。叙一下本来的情谊,当然少不了喝酒,打牌,等等的娱乐方式,以此来延续一下彼此的感情了。
进行时——如今的春节
时间在推移,我们都相继的成长了。仿佛春节的氛围也越来越淡了,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最让我感慨的是除夕夜,当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和零点钟声响过之后的信息大量的发进来,让我目不暇接,一通忙活。很多新老朋友和亲人用电话和信息表达着深切的祝福。同样的祝福短信内容,我已经收下了十几条了,复制粘贴的动作,是科技带来的方便,还是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懒得去想些新颖的想法呢!不管怎样,还是谢谢有心人传来的祝福短信。新年第一天,微信,QQ里面的朋友圈充斥着红包,这是一种新型的红包,与以往的长辈红包大不同,它是通过网络,给予人把钱放在红包里面让朋友圈里的人去拿的,原来当某一天的来临,已经不用面对面的说着祝福的话语,讨着红包了。原来我们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面生活着,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科技的发展原来已经在侵蚀我们的生活了。
但在这个网络泛滥的时代,这个春节最让我感动的新闻就是,90后拒绝春节加班,也要回家过年。在中国,所有人都知道,春节就是人类的一次大迁徙。90后自步入社会工作后就被人所诟病,说熬不了苦,小姐脾气,任性而为等等的负面评价。但在亲情面前,他们的选择让我们刮目相看,春节回家那么苦那么累,他们也要挤上回家的班车,踏上故乡的路,他们不管离家有多远,不论学习和工作多忙,也不论离开家乡多长时间,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纷纷赶回家里跟亲人团聚。中华民族的浓浓亲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做不到并由衷的羡慕的。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民俗亲情,我为你们的选择而骄傲,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我们都爱着这个爱我,养我的家。
春节假期马上就结束了!想到过年期间看到的见闻,我在感叹世间变化无穷的飞速时,也在感慨那久远而深厚的民俗情!不管外来文化怎么流进我们的国度,而那份浓厚的民俗情意总会让人感到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