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读《草房子》实在是太晚了,我的部分学生在小学就读了很多曹文轩的作品,还在跟我推荐《细米》《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等。不过,既然我读了也还为时未晚。深夜读到桑桑的脖子上长了个大肿块,爸爸桑乔带着桑桑到处求医未果,转而又试遍了许多偏方还是不能挽救桑桑时,我就那么靠着床头任涕泪横流嘴唇微颤。我感动于温幼菊老师、纸月、还有桑乔在最后时刻给予桑桑的爱、力量、勇气、平静。这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就那么坦然的面对着生命的终结。幸好在最后的最后他们遇到了一位高人治好了桑桑的病。第一次这样泣不成声是为秦老太救落水女孩后,这个与油麻地所有人斗了一辈子的老人终于化解了之前所有的怨与恨。她主动搬离油麻地小学的住处,她去世时油麻地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送葬仪式。当然《草房子》里的故事,除了让你感动得稀里哗啦。有时候也会让你读到某一处时或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当秃鹤在会操时将帽子高高抛出,他一个人在认真的蹦跳时,那个在阳光下如弹簧一样上下跳动的光头,当桑桑拆掉碗橱给鸽子们盖房子,卸掉蚊帐做捕鱼的网时……那些关于自己童年的蠢事也就一件一件从脑海里冒出来了。我喜欢曹文轩的文笔,认同他的文学主张,文学不能一味追求思想的深刻,也需要审美的需求。他的文学审美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收到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讲究意境,情趣,意趣。当蒋一轮在水边吹响竹笛白雀和着笛声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当杜小康、桑桑站在夕阳下的断桥横木上,晚风吹起,他们的衣袂飘飘像极了侠客站在万丈悬崖边驰骋着英雄的梦想。曹文轩的家乡是水乡江南,所以,他的文字大多写在水边,他曾说自己是生活在大城市里有乡土情怀的边缘人。但是,也正是水让他的文字富于柔情与浪漫,温润如玉如诗如画浸润着每个喜欢他的读者的生活与梦想。
——今天比较累,眼睛痛,只好把以前写的对付一下了。我这好像失去了日更挑战的意义。可,有时候真的是有些难以坚持了。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明天要回家了,开心,兴奋,可能会睡不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