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有感

观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有感

作者: 王玉笙 | 来源:发表于2020-10-04 07:16 被阅读0次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的曲调。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服。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却不肯为人留下些回想的余地。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住宿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了。 


     欣赏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这首词,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苏辙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


    时至中秋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苏轼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深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考量。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


    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这首主要写了作者与其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


      这首词的上片,写出值得珍惜的手足之情。“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作者一开始就点出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并用传统的团圆佳节来计算,其中包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深埋怨和无奈。


      “同泛清河古汴”本来是欢乐的,然“船上载凉州”却从听觉里显露出悲凉;“鼓吹助清赏” 让人高兴不已,“鸿雁起汀洲”,又从视觉中引发了大雁南归的惆怅。唐人王翰、王之涣都写过著名的七绝《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所用,那真的是意味深长。


      下片则直接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前三句,只是从宴饮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聊表人们的欢愉之情。可下面却写出了急转直下的诗人内心的感受。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明月无情,不会为人而滞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直写情事,明日即将分别;即便明月当头,也是分明地倾泻出两地别愁,“依旧”二字用的非常好,恰到好处。


      最后两句,用典却直抒胸臆。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写出了著名的《登楼赋》。


    后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之情的典故,来反映自己的内心情感。这里,词人以此句做结,倾诉出未来的岁月: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沉思。


    本来是百日逍遥群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离别时的无奈,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


    北宋时期的文学,大部分都以词作总结。像这首词中的意境,再联上作者与哥哥之间的感情。两人此刻的心情,就像一对情人,面对生活表现出的难舍难分是一致的。


    他的词作,再加上哥父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北宋时期独出一格的文学魅力。只有深深地领会作者作此词时的心情,才能领会当官做生意时的悲喜交加时的感受。


    每个人,都得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评估自己。这样一来,能使自己改善不良习惯,从而为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才是我此刻想表达的心意,请大家欣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dw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