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并译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并译

作者: 石宏博 | 来源:发表于2021-12-25 22:21 被阅读0次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作者:宋.苏辙              译析:石宏博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译:

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节。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曲调。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服。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宿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注:

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相传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biàn):古汴河。

汀(tīng)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pèi),紫绮(qǐ)裘(qiú):豪华衣饰。

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年轻时就怀有济世志,曾躲避战乱,来到荆州投奔刘表,然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文思涌泉,一吐为快,便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楼赋》。

析: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是年四月,苏轼离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作者与之偕行。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兄弟二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然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任留守签判,于是在临别前写下这首词。

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一样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满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生生离别的无奈,仕途之路,难难难!

相关文章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并译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作者:宋.苏辙 译析:石宏博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 2018-09-19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解意

    离别的多久了?已然过了七个中秋。 去年的今天啊!我望着明月,还百感千愁。 没想到在彭城山下,我们还能泛舟汴河,同去...

  • 水调歌头·中秋(并序)

    丙申中秋,书斋独卧。见东升之玉兔,相濡之鸳鸯,念无粉黛相伴,伤数感怀,故生思君之念,特作此篇。 ...

  • 观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有感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 陪你读诗之《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

  • 七夕相关诗词

    1.欢尽夜,别经年。 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2.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 【云山随诵之36】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 水调歌头·盟鸥并译

    水调歌头·盟鸥 作者:宋.辛弃疾 译析:石宏博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并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sj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