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心理婚姻育儿
真正地爱孩子,从敬畏生命的创造开始

真正地爱孩子,从敬畏生命的创造开始

作者: 追风筝的爱弥儿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1:32 被阅读167次

『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8:1)


我们与3岁多的小儿子聊天,妻子告诉他:“你知道吗,你以前住在妈妈肚子里的,后来住不下了,就从里面出来了。”然后,小儿子问了我们一个问题:“那我是怎么进去的呢?”

对于孩子生命诞生的全过程,科学给了我们很多理性的知识。但很多时候,这些生物学范畴的知识,可能并没有激起我们对生命创造的敬畏,甚至,还让我们潜意识中觉得:我们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者。因此,我们似乎对孩子的生命有了一定的主权,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或多或少地将我们“居高临下的爱”,一厢情愿地砸向他们。

但可能,我们那用尽全力所爱的,并不是我们眼前的孩子,而是我们投射在孩子身上的自己,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内在的小孩,或者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自己未被满足的生命。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我才知知道得越少!』—苏格拉底


在孩子面前,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经验,这很容易给我们带来优越感,让我们骄傲,从而难以做到真正尊重我们的孩子。我们很容易做到向领导谦卑、向客户谦卑,甚至向朋友谦卑、向同事谦卑,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做到向家人谦卑,尤其是向孩子谦卑。

我们总是单向地强调父母一方的付出:“我们把你生出来,给你最好的吃穿,买最好的玩具,上最好的学校,学最好的兴趣班,设计了一条你人生最好的成功之路,而你,为什么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努力?” 

好像我们忘记了,两个生命之所以相遇,并不是单向的选择。父母的努力确实宝贵,值得称颂。但我们真的可以骄傲得完全主宰了孩子生命的诞生和成长吗?


『成人应该敬畏儿童』—玛丽亚•蒙台梭利


当我们学习了很多的亲子教育理论和方法后,我们发现知识的增多,可能确实带来了宏观意识一定程度上的觉醒,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陷入行为的惯性,总是无法给出真正的爱。我们知道,但还是做不到。

可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内心中的那份“骄傲”从未真正拿掉。我们潜意识中,总是会认为孩子的生命是我们给予的。我们似乎缺乏智慧去处理这种“骄傲”,这可能是由于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缺乏对孩子的敬畏,或者说,缺乏对生命创造的敬畏。

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在她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中》谈到:我们很多成人所拥有的只是固化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方式,而“儿童身体内含有生气勃勃的创造冲动和积极发展的生命力”。

实际上,正是因为这种积极的生命力,孩子才能经历生命的从无到有,在妈妈的肚子里,从几毫米的胚胎,顽强地生长为50~60厘米的婴儿。这种生命的创造,本身就是值得敬畏的存在。只有敬畏,才能带来真正的智慧和改变。犹太国王所罗门在其《箴言》中写道: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9:10)


最先将生命诞生与发育全过程真实地呈现给我们的,是著名的瑞典科学摄影师伦纳德•尼尔森Lennart Nilsson(1922年-2017),他是一位值得被铭记的人。

上世纪60年代,他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拍摄到了著名的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组图,发表在1965年《Life》杂志的封面,并被2016年《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100张照片之一。

同年,他将这组作品汇编为照片书《 A Child is Born》出版,在超过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售,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人们对生命的诞生产生了更多敬畏,让世人对堕胎手术更为谨慎,也长期成为世界反堕胎宣传的旗帜照片。


『冲破十亿分之一的概率,历尽艰辛,只为来这个世界陪你』


婴儿生命的诞生,父母的努力,尤其是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固然值得称颂,需要孩子感恩。但Lennart Nilsson的作品告诉我们,从那微小的细胞开始,孩子也在不停地奔跑、努力和生长。

他们冲破那破十亿分之一的概率,经历生命的从无到有,在那狭小的空间内顽强生长,期间还随时可能遇到周围环境异变、羊水短缺等造成的窒息窘迫,尤其是还有各种药物、人工堕胎带来痛苦终结的威胁。

并且这种生命奇迹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在孩子出生后仍然延续。他们历尽艰辛,只为来这个世界陪你。让我们回顾Lennart Nilsson的作品,再次感受那生命的奇迹,还有对生命创造的敬畏。


奔跑中的精子,只有足够努力,才能最终胜出


精子在输卵管里充满活力地游动,55微米的它,每分钟可游动4毫米


决定性的相遇,一对健康的夫妻,命中率也只有四分之一


2亿精子中,只有一颗精子能与卵子结合


一周后,结合产生的5毫米胚胎,滑向子宫


新孕育的胚胎安全着陆,努力寻求最佳位置,并吸附在黏膜上


22天后,胚胎尚未发育成熟,但已经可以看到大脑内部


24天后第一批发育的器官之一:心脏,开始跳动


28天时,我们清晰的看到小家伙坚挺的脊背

40天时,胎盘和胚胎,被流动着生命之血的脐带,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已经9个星期了,此时胎儿已逐渐成形,在头部有清晰的V字形血管,头骨正在结合发育,同时可清晰地看到胎儿的眼睛


10个星期后,胎儿大约3厘米长,胚胎进入到了快速发育阶段


11个星期时,小家伙看起来像是一个太空人,他是否期待外面的世界呢


16个星期时,他的腿已经充满了运动的能量,开始踢妈妈的肚子


17个星期时,胎儿的眼皮已经形成并紧闭着,直到24个星期以后才会再次张开


20个星期了,他本能的吮吸着自己的手指,表达出对成长的渴望,胎儿现在的长度大约20厘米


24个星期时,我们看到小家伙安祥的表情


26个星期后,小家伙蜷曲在子宫里,这个空间对他来说似乎越来越小了


36周后,子宫现在紧包着胎儿,但他努力地等待着最后的降临,那与父母那决定性相遇的时刻


历经艰辛,孩子终于来到我们身边,陪我们开启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旅程


今天,让我们回到家,带着对生命才创造的敬畏,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发自内心地说一声:

『谢谢你,我爱你!』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相关文章

  • 真正地爱孩子,从敬畏生命的创造开始

    『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8:1) 我们与3岁多的小儿子聊天,妻子告诉他:“你知道吗,你以前...

  • 敬畏生命,从健康开始

    敬畏生命的人,才能获得生命最大的恩赐。而这一切恩赐的原点,即是我们的健康。 没有健康,任何都成了空谈。虽然这一道理...

  • 敬畏生命,从远离戾气开始

    禅师有一个弟子很爱抱怨。这天,禅师将一把盐放进水杯给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 禅师又抓了一把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

  • 真正地爱孩子

    ...

  • 爱自己

    当我们真正地爱自己的生命,也必定能学会真正地爱他人和这个世界~早安朋友

  • 敬畏

    陈瑶 电话17749939488 有很多值得敬畏! 首先是生命存在本身。因为敬畏生命存在,所以开始敬畏生命的组成...

  • 珍爱生命,从敬畏规则开始

    虎咬人事件 今年春晚,姜昆的一段《新虎口遐想》让观众重温了30年前的经典相声,衍生一堆笑料包袱,不知给鸡年除夕之夜...

  • 感恩日记

    ᥫᩣ̈ #丢丢副业感恩日记day162 ️对大自然生命的敬畏 大概从18年开始我开始试着理解敬畏 这个词的意义...

  • 《生命合辑》——晨读樊登小读者分享

    宇宙从哪儿来?我们从哪儿来?《生命合辑》通过这个专辑让孩子理解生命的进化过程,让孩子从小爱护地球,敬畏宇宙。 书籍...

  • 〖原创小诗〗

    〖原创小诗〗 真正爱孩子 ――紫鱼会敏 爱孩子就是要爱孩子本身的样子 要真正无条件地爱孩子 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地爱孩子,从敬畏生命的创造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fn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