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决定这件事情本身,她太严肃了,有时候让人有些生畏无从说起。
还是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我的一个朋友,进了纽约最好的商学院。用人们的话说,进入这所商学院,就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进华尔街。
结果一年后,商学院的朋友告诉我说,她退学了,竟然,从这所顶级的商学院,这个竞争者们无一不拿着满绩4.0的GPA,加上大把实习模联社工经历和完美陈述排排队挤破头想转进来的商学院。
你一定想问她去哪儿了,一个不到20岁的姑娘,就这么草率地放弃了大好前程。
她说,她攒够了作品集,终于被纽约顶级艺术设计学院录取了。
我们都觉得,她很勇敢,同时也不时打听她的近况。
后来,再也没有人议论过她的选择。因为她的作品,就在纽约的画廊里挂着。
这是前年的事了,那时候我刚来纽约还不满一年,对于众多纽约客来说,我还是个黄毛丫头。
而我所知道的这所商学院的大多数其他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向足够多的学长学姐咨询信息规划好了人生,大一该加什么社团组织,参加什么活动宣讲,大二去哪里实习,去哪个国家交换学习,大三该去哪里实习,拿到那家公司return offer,大四继续修炼,毕业可以顺利工作。
朋友很久以前和我说要去JP Morgan,我很为他的理想高兴,至少我在他这个年纪,从未这样坚定过。
当我们去年年底又在学校遇见,一杯咖啡的时间,他告诉我他真的拿到了JP Morgan的暑期实习。
我说,恭喜你,我就知道你这么努力一定可以的。
然后我告诉他,我Quit了。
不知道谁该比谁更震惊。
哦对,差点忘记说了,我来纽约是读PhD的,物理化学方向。也就是传说中的第三类人——女博士。
大家听到这儿也许会一惊,没错,连我自己都觉得,好小众的专业,好小众的program。大概,在纽约这样快节奏的城市,愿意花五年十年读个PhD的人,着实不多。
但是我身边都是理科PhD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在那时候,他们才是我圈子里的大多数。
至于这个圈子外的人怎么看我们,我不得而知。大抵最好不过scientist,最坏不过nerd。承认你的智商,怀疑你的情商。
而圈子内的我们都知道,真正喜欢这行的,屈指可数,这与外界的眼光无关,与身边人的生活也无关,大概只是因为,除了PhD,暂时还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说你真的?
我说嗯,千真万确。
你找的,不是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吧?
当然不是。
那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学化学也快七年了,你在这个专业上的投入肯定也不少,你现在想想,就这么放弃了觉得可惜么?
不。
我又补充说,毕竟学到的专业技能不会丢,而且很多转化技能也是在这七年中习得。我只是觉得,明里暗里积累了这么多,是时候去寻找真爱,也更有实力去挑战一些别的领域了。
他说,听你这样讲,我就放心了,没什么可说的,恭喜你,祝你好运!
这样愉快的对话不常有,毕竟他不是我传统理科PhD圈内的一员。
更日常的对话是,当我提起想要Quit这件事:
“你Quit之后做什么呢?转别的专业吗?还是找工作?”
“转专业的话现在准备怕是来不及了吧?”
“听说现在这个方向工作很难找的,xxx和xxx就好久都没找到工作结果回国了。”
“为什么不做了呢?你知道,我也不喜欢学这个,不过不然去做什么呢?”
“毕竟读完这个项目,你这一辈子Dr的头衔摘也摘不掉啊!”
“做科研嘛总是这样的,实验就是用来失败的,做做就好了,总不能一失败就想着逃避……”
我知道他们说这些,并不是想要干预或是阻拦我的决定,他们都是我很好的朋友,不然这个话题我也不会轻易提起。
不可否认,他们考虑的一个字也不错,这些问题我自己也没少问过我自己。
手里拥有的这么多,未来可以看见的虽不清晰但也成型,比起这些,用青涩的一面去撞陌生的未来,到底值不值得,到底会有多少阻碍?
提到阻碍,大家就怕了,怕找不到实习,怕找不到工作,怕想不到猜不透的可能,像是离开水的鱼,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大概这就是你与决定之间的距离,一个想象中的世界。
在没有做改变的时候,你想像着这个决定后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让你崩溃。
而最理想的状态是,没有任何风险地去获得最大收益。
这不可能。
然而风险这东西,都是bullshit,其实只是看你有多看重手里的筹码罢了。
多少人头脑一热,扔了筹码,横竖就这么下了决心。
却没想到身后的那一双双眼睛,在你每前进或每后退一步的时候,都不忘提醒你他们的存在。
就好像你制造了一个人人都想制造的大新闻,怎么能没有跟踪报道?
我之前说的那位从商学院转去艺术设计学院的朋友,多少人看着她也许不是认真关心她过得好不好,而是想看看曾经他们以为会有的风险和阻碍,她什么时候会遇到。
为什么自己曾经担心过的,阻拦自己作出决定的那种种可能,在她身上并没有发生呢?
鬼魅心态。
她攒作品集付出的努力你又知道多少?
我们都明白,没有无缘无故的决定,也没有不负责任的决定。
所幸她过得很好。
我也是。
希望你也过得好。
兰若儿@Santa Monic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