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网上流传过这样的段子:过年了,Lucy、Tony、Andy,又要翻山越岭,火车换中巴,穿过拥挤的人潮,回到县城,变成铁蛋、大柱、二狗,他们磕着瓜子,坐在炕上摔扑克。
每次从现居城市回到老家,我都会有意无意地去打听当初小伙伴们的现状。
听到大多数人过得很好,我会边回想他们儿时的模样,边脑补他们现在的样子,然后心满意足地舒口气。我承认,我操心过了头。毕竟从老屋搬走至今已有二十个春秋,即便与他们在街上走个对面,也难免擦肩而过的结局吧!
昨天在网上看到开头的段子,又禁不住回忆泛滥。因为去年回老家过节时,我听说了一件令我十分震惊的事情,震惊之余也有些心痛。
1.
我儿时的小伙伴,邻居刘奶奶家的孙女小梅,疑似吸毒。
事情是这样的,亲戚来我家做客,说起从前邻居家的事儿。我照例询问起小伙伴们的现状。说起小梅,他叹口气说道:“这孩子现在不咋地,学坏了!”
“她咋地了?”我忙问道。
亲戚说,他有段时间被借调在派出所出任务,当时所里的同事从酒吧带回几个疑似吸毒人员,要准备对他们进行尿检,其中一个就是小梅。
“结果呢?她不会真吸毒吧?”我心里忐忑。
“我当时有任务,不方便问那么多。不过没有确切的消息,他们是不会把人带回所里检测的。”亲戚说着,最后很不屑的加上一句,“要么小梅现在也不咋地,打扮得不像个正经人。”
我哑言,很难想象他口中所谓不正经的小梅,是个什么样子。因为记忆只停留在她儿时的模样……细长的眼睛,一对小虎牙,很粗的马尾辫在头上甩来甩去……
2.
“刘奶奶,以后不用您接送小梅了。我们现在已经是高年级学生了,我俩一起上学就行,您放心吧!”我曾经自告奋勇的要担当小梅的护送者。
刘奶奶笑笑:“不行啊,你们还太小。”
我争辩:“我上学以后,从来不用我姥姥送我。”
小梅怯怯地看向她奶奶,可惜没有等到她想要的结果。那时候我们住在山上,刘奶奶她老人家依旧每天爬上爬下三个来回地接送小梅。
90年代的老家,马路上不像今天有那么多汽车,人也算朴实,小伙伴们结伴上学是常事,很少有家长像刘奶奶一样接送孩子。直到我小学五年级搬走,她依旧风雨无阻地去接送小梅。听说一直接送到小梅初中毕业。
3.
小梅她家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地方——两个卧室墙之间掏出个正方形的洞。我问小梅这是干啥用的,她快速跑到大屋打开电视。
我恍然,原来这个洞正好对着小梅父母房间的电视机。小梅跟爷爷奶奶,祖孙仨人就坐在小屋的炕上,通过这个洞洞去看电视。当时我心里说不上来的别扭。
有一天,我跟小梅在院子里玩,她妈妈回来了。这个高高瘦瘦白白的女人冷冷地看了我们一眼,没有说一句话就进了屋。对于小梅那一声妈,无任何反应!这就是小梅的成长环境:奶奶极度呵护,妈妈冷漠无视。
以上是我对小梅最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家搬走了。没几年听说她妈妈又生了个男孩。再后来,听说刘奶奶去世了,那年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听到这个噩耗时,我没有勇气去追问小梅过得好不好,只是脑子里突然想起一部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对于小梅来说爷爷奶奶就是她的天。
再再后来,听说小梅已经结婚搬家。她没搬多远,就搬到我儿时住过的老屋。不知道她搬进去之后会不会想起我这个儿时的小伙伴儿?
4.
听说小梅疑似吸毒后,我想过找寻小梅的联系方式,可是找到她又如何呢?
脑海中也曾幻想跟她再相聚时的场景,我想知道她为什么把自己搞成这样,怎么就沦落到别人口中的不正经?可是我有这样的资格吗?我最多算是一个儿时旧友!
细细想来,她今天的结果与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责任。原生家庭的伤害不只限于肉体上的虐打,冷暴力对孩子的打击同样深远。
可是世间又是公平的,她没有十分爱她的妈妈,但有一个疼爱她的奶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却有无数个改变自己未来的机会。
寒门难出贵子不过是放任自己的一个借口。人生目标可大可小,毕竟世间有几人可以名垂千史,富甲天下,做到小富即安也未尝不可。如果再见面,我真想给小梅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她:请带着奶奶对你的爱去好好生活!
当段子里的二狗华丽转身为Andy,我们是否还能坚守住心中的那片蓝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35921/49f33df0a1bd07e6.jpg)
无戒90天训练营第三期,第五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