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前几天闺蜜和小恩吐槽自家儿子。
晚上睡觉前,闺蜜4岁的儿子嚷着要玩躲猫猫,闺蜜就陪着玩了一会。可是玩完了准备睡觉,怎么哄都不睡。
一会要尿尿,一会又要喝水,躺在床上折腾着,手舞足蹈。
任她各种哄睡绝技都轮番用了一遍,儿子就是安静不下来。
想想第二天还有一个重要的线上会议,一着急,就对着孩子吼到:再不睡,不要你了!
这一吼还真管用,儿子立马安静了下来,侧过身子。
娘俩背对背,谁都不再说话。
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孩子躲到姥姥身后叫嚷着:坏妈妈,我不要看到你!
“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自己还说不得了,你说他怎么跟我记仇?”闺蜜委屈地问我。
其实啊,孩子才是最委屈的呢!
睡前一小时如何度过,对孩子整晚的睡眠质量太重要了。躲猫猫运动刺激了孩子的大脑皮层,让他异常兴奋;睡前又吼孩子,就伤害了他的安全感。
图片来源:网络
睡觉前,千万不要对孩子做以下事情,越早知道越好。
睡前不要让孩子情绪波动太多
睡觉是一天中最放松惬意的时刻,不应该让孩子带着伤心委屈入眠。
著名科学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曾发表的一项中美联合研究显示:人倘若带着怒气、悲伤等情绪入睡,将会强化大脑中的负面记忆,从而使心情更糟。
孩子如果长期在睡觉前收到负面情绪,不仅会有心理负担,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心态和性格,从而对身心造成伤害。
因此,当孩子不肯睡觉时,责备、吼骂、冲他们大发脾气的做法并不可取。
同时,也不建议让孩子睡前玩得太兴奋。
图片来源:网络
记得有一次,我陪着球球在家玩追逐打闹的游戏,一下子玩得忘了时间。直到临睡前,小家伙始终处于特别嗨的状态,沉浸其中久久不肯入睡。
当天夜里,球球睡得很不踏实,始终辗转反侧,还说起了梦话。
无论是哭泣、大喊大叫还是笑个不停,临睡前这些极端而激烈的情绪体验,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睡眠卫生指南》中提到,应该为孩子安排3-4项睡前活动,活动内容每天基本保持一致,固定有序,温馨适度。活动结束时,尽量确保儿童处于较安静状态。
睡前不要给孩子吃东西
图片来源:网络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广东一名5岁男孩在幼儿园午睡时死亡。
早上,5岁的小万吃了妈妈买的糯米鸡又喝了一杯牛奶,然后就跟着妈妈去幼儿园了。
中午吃饭时候,小万的林老师说小朋友不能浪费食物,一定要把饭菜吃完,小万是个乖孩子,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于是大口大口把饭吃完了。
12:10的时候,林老师就叫孩子们回去睡午觉了,唱完3首儿歌,林老师就要求小朋友要进入睡眠了,可林老师发现小万还在玩,还没睡,呵斥几声。
小万跟老师说他睡不着,肚子还饱饱的,林老师说小朋友一定要睡午觉,不然不会长高,之后,小万趴着枕头最终进入睡眠。
2:30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已经午睡醒了,陆续回到教室上课,林老师见到小万还没醒,以为迟睡的原因,因此并未叫醒他。
等到20分钟后,林老师过去叫小万的时候,发现怎么叫都没有反应,于是上前摸他额头,才发现小万嘴唇发黑,嘴巴鼻子都有黑色污物,已经停止了呼吸。
随后两位老师合力把小万抬往医务室,不久又让司机开车送往医院,等去到医院抢救时,孩子已经抢救不回来了。
图片来源:网络
医生诊断:孩子午餐时,吃撑了,还没消化就直接入睡,导致小孩子因食物倒流,堵塞气管致死。
类似的悲剧不止发生过一起。因此,当孩子准备睡觉以后,不建议再吃太多非流质的食物。
晚饭也尽量不要吃太晚。
曾有调查显示:包括夜宵在内,青少年儿童每天最后一餐的进食时间点会显著影响其睡眠时长。自18点起,小学生睡眠时长会随晚餐时间点的推迟显著下滑。
如果孩子睡觉前感到饥饿,可以给他们冲一杯牛奶或奶粉,流质食物有助眠效果。
为了孩子,家长做事一定要讲原则,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睡觉不要开小夜灯
有的孩子怕黑,妈妈就买来小夜灯,以为孩子伴着灯光入睡就不会害怕了。
图片来源:网络
可是有儿科医生说:孩子睡觉时,不建议开小夜灯。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褪黑激素。
当黑夜来临,褪黑素分泌逐渐增加,凌晨2~3点钟达到高峰,一旦日光来临,其分泌大大减少,所以白天褪黑素不及夜间的1/5~1/10。
因此如果开着小夜灯让孩子睡觉就等于给孩子人造光线,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而且,宝宝长久在灯光下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长期暴露在灯光下睡觉,光线对婴幼儿眼睛的刺激会持续不断,极易造成视网膜的损害和近视的发生。
如果真的需要一盏小夜灯,可以选择橙色或红色、光线柔和的小夜灯。
切记不要放在床头,应该尽量放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如床尾或者卧室外的走廊里。
莎士比亚曾说:睡眠是生命筵席上的一道滋补品。
图片来源:网络
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是孩子强健体魄的基础,是个人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它,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将是空谈。
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婴儿般的睡眠,以梦为裳,拥抱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