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夏晚晴天ZMH
我们并不是误会的被动受害者,而是误会的主动制造者。——《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
小时候,有一次拖地,跟我妈起了争执,我至今印象深刻。
那时大概十一二岁,仗着自己年轻,行动迅速,拖地时喜欢速战速决,左右摆动的幅度会特别大。
有一次,我跟我姐一起拖地,我姐拖把还没拧干,我已经拖完1间房了。我妈见状,就开始说我:“你这样拖,肯定拖不干净的。”
我不服气,谁说拖地就得慢慢拖才能拖干净?我就可以拖得又快又干净!
见我如此不服气,我妈继续说:“哪有人像你这样拖地的,你要是这样还不如不拖!”
我气愤不过,你不是说我拖不干净吗?那就拖到干净为止!于是,那一次,我其余的地方都不拖了。只拖那1间房,来来回回拖了不下四次,搞得整间房都是水。
看我这样,我妈气得嚷我不要拖了,我这才罢手。那天剩下的时间,母女俩的情绪明显都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因为这事,我一直在生气,她自己搞得慢,凭什么就认为我搞得快就是不行的?!
这件事后来慢慢被淡忘了,直到最近看《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才重新想起这件事,并且对这件事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书中有这么一个观点:我们都是误会的主动制造者,冲突是参与者合谋的。
冲突究竟是如何滋生的?我们为什么会“合谋”制造冲突?面对冲突,都有怎样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成了我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1、“合谋”制造的冲突
周六下午,培训师阿维回到家里,他跟朋友约定15分钟后一起去打网球。但他此前已经答应妻子汉娜会除草。
当他急匆匆除完草,准备去赴约时,汉娜却突然问他:“你准备给草坪修边吗?”急于赴约的阿维回应道:“不用修边,这次就算了吧。”
但汉娜坚决认为除草就应该包括修边,阿维却反驳道,除草是除草,修边是修边。现在自己已经迟到了,难道要让朋友等自己吗?
此时,汉娜让步了,她说,好吧,那我自己去修。
晚上,阿维回家,兴冲冲想和汉娜分享打球的事,没想到汉娜却问他:“你要去修边吗?”感觉自己被泼了一盆冷水的阿维,最终还是气呼呼地去修边了,他在一片漆黑中给草坪修边,心里满是对汉娜的怨恨。
当阿维修边后回到卧室,双方的情绪依旧紧张,阿维认为自己已经去做了,但汉娜不仅不感恩,还在生气,简直不可理喻。
这个故事,出自《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借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梳理出双方是如何“合谋”制造一场冲突的。
首先,汉娜要求阿维要按她说的去做——给草坪修边,当阿维没做到时,她开始抱怨、纠缠;
面对汉娜的做法,阿维认为她苛刻、不讲理、唠叨;
他试图抗议——认为除草不用修边,最后还是不满地妥协;
而对于阿维的做法,汉娜却认为他自私、不解人意、不成熟。
以上的过程整理成图表如下:
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冲突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任何一个环节的强化,都会激发对方采取更多负面的行为加以对抗。比如,汉娜越是坚持阿维要按她说的做,阿维更有可能会反抗,也会越认为汉娜是个不可理喻的人。
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都把彼此身上最负面、最讨厌的特质全激发出来,冲突也由最开始是否给草坪修边这件小事,扩散到对方做什么事都针锋相对。
这个过程,体现的正是合谋——参与者主动激起他们本来在反抗的东西的一种冲突。
回到最开始,我和我妈因拖地而起的冲突,其实也符合这样一个闭环:
我妈认为我这样拖地是不对的、拖不干净——我抗议、不认可她的观点——我不满地妥协了,赌气反复拖——她认为我不接受批评教育、自负……
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对彼此都不满,冲突由对事升级到了对人,以互相激怒收场。
2、引起冲突的4种心理
曾经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名医醉心于工作,疏于照顾家庭,夫妻感情一般。后来他想改善夫妻关系,却不知从何入手。想起老婆常抱怨他乱丢袜子,他屡教不改,数十年如一日。
他认为自己并无不良嗜好,工作忙碌又要赚钱养家,只不过乱丢袜子老婆就一直唠叨,简直太不体贴。
后来他决心改正,开始把袜子丢进洗衣篓,没想到夫妻关系却由此日渐好转。
在这个故事当中,名医认为工作赚钱养家才是大事,乱丢袜子是小事。这个念头的背后,是一种“高人一等”和“理所当然”的心理——工作比家务重要,我赚钱养家这么辛苦,乱丢一下袜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换句话来说,就是带着偏见在看别人,认为别人的事不如自己的事,别人不如自己重要,自己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这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开脱。
“高人一等”和“理所当然”就是引发冲突的两种自我开脱方式,这两种心理通常都是绑在一起出现的。
比如,在职场中,公司要求费用超500就要报备,员工遵守了,但总经理却常常仗着自己为公司做出了重大贡献,爱花多少花多少。他没有看到,公司的发展,并不是单靠一个人撑起来的,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
这样的做法,久而久之,员工要不就会跟着视规则为无物,要不就是明面遵守,暗地里却对公司满腹怨气。
面对这种情况,总经理可能会认为员工太难管理,员工则会认为总经理太霸道,双方各不相让,冲突也就难以从根源消除。
与“高人一等”和“理所当然”相对的,是“低人一等”和“重视他见”的心理,这两种心理也常常是捆绑出现的。
“高人一等”是认为自己比他人重要,“低人一等”恰恰相反,是认为自己没有他人好,利用自己的不足为行为找借口。
还是阿维的故事。
阿维原先有口吃,20岁之前,他的口吃一直很严重。为此他总是一个人呆着,明明心里渴望与人社交,却总是找借口远离他人。
他嫉妒别人,认为自己不能像他人一样正常与人交流,他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因为口吃,所以离群索居也就变得合理了。这种“低人一等”和“重视他见”的自我开脱方式,会让他无法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想要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就变得更加困难。
“高人一等”、“理所当然”、“低人一等”和“重视他见”这四种心理,会引发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同的感受,进而影响我们看待他人的角度。
一旦陷入到这些心理当中,我们就容易在不经意间令我们自认为正试着去解决的问题陷入僵局。
3、化解冲突之道
如果我们开始把对方视作物品,我们最后就会认为只要是对方说的自己都不能同意,而不再是局限于某一件事。事情一旦发展到这步田地,我们就会以互相激怒收场。——《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
在参与者合谋制造的冲突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双方都把对方当成了物,而不是人。
要理解这点,要先回到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思想上来。
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在他的哲学思想中,一个独立存在的自我是最根本的存在。在他之后,西方的哲学家或是继承发展他的观点,或是批判反驳。
马丁.布伯就是反对的代表。马丁认为和他人共存于世,而非有一个独立存在的自我的想法,才是最根本的。
简单来说,就是笛卡尔认为独立存在的自我是哲学世界的中心,而马丁则认为,“我”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与他人共处存在于世的。
在马丁的代表作《我与你》中,他观察到人类基本上有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把其他人视作人的“我-你”之道,这种关系体现的是我对“你”的尊重;另一种是把他人视作物的“我-它”之道,这种关系体现的是“它”是“我”认识、利用的对象。
在“我-你”之道中,我理解你是和我一样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想法和感受,我尊重你的一切;在“我-它”之道中,只有我才是独立的、有意识的,而你只是“物”,是完全可以在我掌控之中的。
如果我们把他人视作物,我们就会拼命想要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意思行事,一旦对方有所反抗,我们就会想要打压对方,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
问题的关键是,在冲突中,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冲突中的各方都在等待对方做出改变。一旦到了这一步,互相激怒也就变得在所难免。
因此,《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就总结到,发生冲突的根本在于我们的内心常常处于开战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常常都把人视作物。
于是,要真正化解冲突,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存之道——把人视作物转变成把人当做人。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让自己的内心恢复澄净平和的状态,具体的做法,可以参照书中给出的金字塔模型。
《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是由美国亚宾泽协会所著。这个协会是一家学术底蕴深厚的管理培训与咨询公司,由来自商业、法律、经济、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组成,其客户遍布诸多行业,知名的有谷歌、微软、美国海军、耐克等。
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展开,讲述的是双方父亲均死于对方同胞之手的阿拉伯人尤瑟夫和犹太人阿维,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又是如何帮助其他人走出那些冲突与斗争的。
在书中,我们不仅能够跟随主人公一起找到冲突的根源、了解误会是如何演变成为更激烈的冲突的,还能从中学到一个从根本上有效化解冲突的金字塔模型,帮助我们停止与自己较劲、与他人较劲,以一种平和澄净的心态面对生活。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