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火眼金睛之贪嗔痴

火眼金睛之贪嗔痴

作者: 鎏暒壹瞬間 | 来源:发表于2020-10-13 12:17 被阅读0次

孙悟空用火眼金睛,可以看到了“贪、嗔、痴”。

所谓“贪嗔痴”是佛教中的三毒,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孙悟空之所以忍痛敲死白骨精,也是为自己除去了三毒,类似于道教中的“斩三尸”,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孙悟空做到了,唐僧等人均没有做到,不过在通天河的时候,也都过了这关。白骨精第一次变化成少女的时候,其实就是利用美色去对付他们,猪八戒那个德行大家都知道,好吃懒惰,贪图美色。猪八戒没有冷静看待此事,慌着就去抢饭吃,恰恰犯了佛教一大忌,也就是“贪欲”。孙悟空可没有那么容易对付,从远处飞来,一棍子敲死了花季少女,同时也为自己除去了贪欲。白骨精第二次变化成老婆婆的时候,前来唐僧身边寻找女儿,猪八戒个碎嘴还挑拨离间,说孙悟空的坏话。导致唐僧再一次错怪孙悟空,把孙悟空吵得没脾气,这也正犯了大忌--嗔念。所谓嗔念,是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孙悟空打死了老婆婆,自然也去除了“嗔念”。第三次变成了老头,前来寻找老婆婆和女儿,在唐僧面前,白骨精开始和孙悟空飚起了演技。孙悟空这急性子,哪能受得这种冤屈,忍受紧箍咒的疼痛,依然把老头打死了。不过这一次是真的把白骨精打死了,剩下了一堆白骨,上面刻着“白骨夫人”的字样。这就是所谓的“痴心”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孙悟空一定要打死白骨精是有原因的,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佛教“三毒”。即便被念紧箍咒,也要忍受疼痛去除三毒,不得不说孙悟空悟性还是很高的。这并没有胡扯,在西游记中开头孙悟空打死的六位凡人,原著中说得很清楚,那六位凡人名叫“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这正是佛家的“六根”。所以这是孙悟空打死他们,就是去除了“三毒六根”。

相关文章

  • 火眼金睛之贪嗔痴

    孙悟空用火眼金睛,可以看到了“贪、嗔、痴”。 所谓“贪嗔痴”是佛教中的三毒,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

  • 贪嗔痴

    世间万物皆有贪嗔痴,世间烦恼皆起于贪嗔痴。 贪嗔痴,源于佛教。 贪,指对顺的境界起贪心,非...

  • 【乱想乱写】欲望与需求是互联网流量的本源

    贪嗔痴,佛教也叫三毒:贪是顺境的贪爱,不满足;嗔是逆境的嗔恨,不理智;痴是事理不明,善恶不分的执拗。 贪嗔痴是杏仁...

  • 警惕人性贪嗔痴

    佛教说人的本性是贪嗔痴,贪是贪婪,嗔是嫉妒,痴是迷恋。 人的天性里有那些需要警惕?贪,嗔,痴。 贪是错误的期待,想...

  • 修行心要

    作者:学山禅师 居士:请师父开示修行心要。 答:不贪,勿嗔,莫痴。 居士:经云:贪嗔痴性,即是佛性。又云:贪嗔痴,...

  • 生死说

    生亦是痛,死亦是痛。生之痛长醒,死之痛长眠。生之痛欲贪,嗔,痴。死之痛,无贪无嗔无痴。生亦是血肉灵魂。死亦是白骨灵...

  • 贪嗔痴

    贪嗔痴 贪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

  • 变化的根本

    佛陀开示我们,戒掉贪嗔痴,戒掉贪嗔痴,戒掉贪嗔痴,重要的事情,我每天要对自己说三遍。 个人认为,这其中的嗔心相对容...

  • 贪嗔痴

    稻盛和夫说贪嗔痴是蛊惑人心的“三毒”,要切断。可是,在爱情里的这“三毒”,教人如何切断呢! 爱上一个人以后,就会想...

  • 贪嗔痴

    佛家有“贪嗔痴”三念,他是世界一切烦恼的根本,所谓贪,是对喜好的过份偏执;嗔是对讨厌的过分偏执,痴,是对根本不明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火眼金睛之贪嗔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kv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