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在《而已集》里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先生的书,年轻时总觉得晦涩,读得不多。到了一定年纪再读,却别有一番滋味。
的确,这世上的每个人,一样的事,感受却都不一样。所谓的感同身受,根本就不存在。人情冷暖终究敌不过世态炎凉。
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更多时候都是我们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战斗,这也是鲁迅亲身经历的感悟。
鲁迅生于一个大家族,成年后,独自一个人在外求学,也很少可以交心的朋友。甚至连他的母亲也并不理解他内心的苦闷,而只是想让他早点结婚成家;后来,鲁迅又与他弟弟周作人失和。其时,在他的生活里,身边是格格不入的环境和无法苟同的同事,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后来,还好,鲁迅在孤独里挣扎出来,用写作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盈丰盛。
所以,生活中,有些事,在你眼里也许就是天塌下来,但在别人眼里,不过沧海一粟,不值一提。但是你却要懂得,这不是别人的错,而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有一句话说:“人越成熟,越觉得可以指责的人越来越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很多时候更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自身,更明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容易。
![](https://img.haomeiwen.com/i28638179/ec2bf5792a5fb12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