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一开始,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
先是政法学院的张院长愿意指导我写论文,把我真正拉进了法学的圈子,并且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修改指导,推荐指导书目,选择论文的架构,排版。
后来去做兼职,从契约关系开始说起的王哥,从怎么做到如何做,再到为什么那么做,手把手的教。 从做生意讲到做人做事,告诉我尽信书不如无书,交给我做的事情里,总有满满的信任。
然然开始让大学的商业比赛拉开的序幕,然然说“我相信你,你能做到的。”我开始研究企划书的结构。
意外的骨折让我有了更多与校外接触的机会,那个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清月姐,在我都不相信自己能力的时候“别担心,你去试试,交传有点儿难,但是试第一次,第二次就简单了。”中国政法大学辩论赛里,选手们的侃侃而谈中,队长毫不犹豫的把我推出去“你做三辨,不要紧张,会赢的。”还有那个理科选手给我认真讲起的CAD,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被大佬虐的内心戏。而与彭壮老师相遇,则是个意外的机缘,从简书号上,看到了那篇关于社群的文章,准备做深入了解的时候,却发现这个人讲的不仅仅是社群,是人性也是人生。而社群只不过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罢了,系统并不重要,是这个系统的节点上,所有的大佬,所带有的顶尖思维。批判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不会陷入集体无意识的盲从。
他在朋友圈儿里待了好久,我发现有些东西能看懂,有些东西看不懂。好吧,我承认,以我的能力,看不懂的才是多数。可是,当一个人愿意坦然人性的时候, 我想那一定是很多自媒体公众号贩卖焦虑带不来的。
其实我从没见过狼师爷,但是听说他是我的山东老乡,其实有些他讲的的东西,在他讲之前,我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可是却表达不出。而这个人早已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明确目的,明确方向的做,有时真的要比一次一次的试错,来的方便。
其实回望这大半年,我发现这恰巧形成了一个闭环,在我写完论文之后,有人告诉我尽信书不如无书,相信课本,更要相信所见;在我害怕多做多错时,有人鼓励我别担心,要放手去做,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当我想去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来解释一个问题的时候,有人批评我要去简单想。
这一年里我感念诸多机会,但是在很早以前我已默默准备,习惯,信仰,原则,书籍。就像有些暂时看不到效果的课程,好好去学的目的,就像防身术那样,形成肌肉记忆,在遇到那些千钧一发的情况时,出手而动。一击毙命。
一路走来,我从来都不是在大部分人口中聪明孩子,也不是很多人所评价的“能力好”。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根本找不到任何的捷径,书就一本一本的读,试就一分一分的考。如果要追那些大佬,就只能靠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
如果觉得我还算负责,因而值得信任,那只是因为那我拿不出更高的实力,因而只剩比别人多做一点的热情。我仍然不会忘记感谢:你愿意给我这个机会。
但就像奶奶曾经说过的:“做学生就要有学术影响力,无论是成绩,还是其他;做社会人,就要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兜兜转转2019年已经过半,我的大学生活,是时候该提高一个新的层次了。
幸得相遇,未负相交。不就已经足够了吗?
我只是一个被给予机会的女孩儿写于看完52堂爆破课之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