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专题
季羡林先生谈散文

季羡林先生谈散文

作者: 花语落ly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22:14 被阅读45次

季羡林先生说散文分为广义与窄狭。所谓的广义,是指与诗歌对立的一种不用韵又没有节奏的文体。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骈文相对的,不用四六体的文体,再窄狭一点,就是指随笔、小品文、杂文等名称混用的一种出现比较晚的文体。

对于现在白话散文,有些人说:散文的诀窍就在于散。又有人认为随,随随便便之谓也。他们的意思是随便写来,愿意怎么样写就怎么样写,愿意下笔就下笔,愿意收住就收住,不用构思,不用推敲。企图用标新立异来济自己的贫乏。世界上就有这样一些人,中国古代的散文读得不多,甚至不读,外国的优秀散文,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于是出现了那样非驴非马的文章。

优秀的散文,精髓在于“真情”二字,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为“我”不取。

先生说好的散文,很多都能背诵,都能给人绝大的美感享受。如饮佳茗,留舌生香;如对良友,意寄胸中。读中英又确有相通之处:写重大事件而不觉其重,状身边琐事而不觉其轻,娓娓动听,逸趣横生,读罢掩卷,韵味无穷。

终观古今中外各名家的散文和随笔,既不见散也不见谁随,它们多半是结构严谨之作,绝不是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的轻率产品。

季羡林先生还有谈到开头与结尾,比如结尾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读者的心带向悠远带向缥缈。而且散文最忌平板,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

读古人的散文,季羡林先生说悟到了一个道理:古代散文大家的文章都有节奏,有韵律。本来都是诗歌的特点。但是在优秀的散文中也都可以找到,似乎是不可缺少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间架上。好比谱乐谱,有一个主旋律。其他旋律则围绕着这个主旋律而展开,最后的结果是: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最后,“我”还悟到了一个道理:古人写散文重在韵味。我们现在常有人说这篇文章很有“味道”。就是品出其中的“滋味”,跟“韵味”相似。“韵味”或者“味道”是从哪里来的呢?细读中国古代优秀散文,或者读英国的优秀散文,通篇灵气洋溢。清新俊逸,绝不干瘪,这就叫做“韵味”。一篇有警句出现,这就是刘埙所谓的“眼目”。

总之,一篇好的散文 读之如行云流水,毫无扞格不畅之感。措辞遣句毫无造作之态。读后只觉得心旷神怡,身轻如燕。人们哪能不获得最丰富,活泼的美的享受呢?

古人为文绝不掉以轻,惨淡经营多年之后,则又返璞归真,呈现出“自然”来。其中道理我们学为文者必须参悟。

相关文章

  • 【Reading140】季羡林散文

    【Reading140】季羡林散文 季羡林散文共分六部分,收集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精品。季先生的散文有着浓厚的底蕴。...

  • 季羡林先生谈散文

    季羡林先生说散文分为广义与窄狭。所谓的广义,是指与诗歌对立的一种不用韵又没有节奏的文体。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骈文相对...

  • 季羡林:“不管是坟墓,还是野百合花,都不能阻挡我的脚步。”

    本书全名《人生的境界-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晚年的散文精选集,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季羡林先生的文笔流...

  • 向精通12种语言的国宝级大师学习散文写作的奥义

    我一直喜欢读散文,但又总写不好,直到看完季羡林先生的《季羡林谈写作》,我才发现,原来散文的确是不容易写好的,必须融...

  • #坚持每天阅读#季羡林谈人生

    书名:《季羡林谈人生》 作者:季羡林 一句话书评:季羡林老先生散文集,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实践体会,用平淡的口吻娓娓...

  • 季老的散文

    中秋假期第一天,开启一本新书,也是一本不需过多动脑的散文集,季羡林先生的《难得糊涂—季羡林谈修身养性》。 ...

  • 知足为知不足 ,有为而有不为

    昨天翻了一下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说是散文,看着更像是季羡林先生对近百岁以往人生的回顾和自我见解。 其中他对冰心老...

  • 011-季羡林谈写作

    读书时间:2019年9周 书名: 季羡林谈写作 书籍类型:散文 语言:中文 介质:微信阅读 作者:季羡林 这本书是...

  • 季羡林谈散文写作

    季羡林给人的感觉,往往首先是个学者大家,而作家的身份却很容易被忽略。看完这本书,特别是里面他写的《赋得永久的悔》一...

  • 季羡林散文集 忆往述怀-季羡林 电子书分享

    《季羡林散文集》,京华出版社2010年是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季羡林。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季羡林先生谈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q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