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的灯的开关莫名的发出滋滋的声音,想来应该是开关处的某个链接应该是出现了故障,于是孔先生说这么点小事,打开弄一下就可以了,
在打开开关的盖子后,发现了开关处的连接有所松动,于是就用螺丝刀将其固定住,结果是以前虽然开关有声音,但是灯是可以亮的,结果修完之后,声音是没有了,但是灯也不亮了。
又经过数次的折腾之后,孔先生判断应该是开关的启动盒子坏了,于是又去五金店买回来开关,重新去固定,在修理了一个小时候后,只要把开关的盒子合上,那么灯就无法启动,但是不盖盒子,就可以正常使用,于是孔先生呐喊道:‘这城里的洋玩意,真是难为死了农村人“
最后修理的结果是本来一个灯是由两处开关控制的,现在变成了只能是一处开关能用,要么是门口处的工作,要么是卧室旁的工作,启动一个之后,另外一个就立马会“死”掉。
但是这可乐坏了回到家的小儿,回到家发现大门口的开关无法开灯之后,去起启动另外一个,然后又跑回来启动大门口的,开始了往返的操作不亦乐乎,于是我不得不制止他说:“再这样下去,这个灯估计离下岗也不远了。”
这又让我想来了有一次二哥家的电路不过电了,本来二哥都已经找好所有的工具要动手修了,结果二嫂赶紧跑出来说:“你别再拿家里的线路练手了,总共墙上就三个插孔,你已经修理的报废了两个,就剩下这一个了,还是找专业的人来修吧。。”
所以你看,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做起来很轻松的一件事情,等到自己尝试之后才发现原来并不那么简单,
我们总是喜欢拿自己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殊不知,有的人之所以业务也能做的很好,也是经过不断的反复练习积累之后,具备一定的积累和沉淀,才会有所进益,绝无轻松可言。
就如容我以前一直认为辅导孩子功课应该对于有一定文化的人来说是一件并不难的事情,然而事实上,当自己真正的尝试之后,当你辅导十来个孩子的时候,你才发现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而已。
你会发现其实管理员工和管理孩子的纪律和方法的底层逻辑是不一样的,你管理员工是以工作能否胜任,工作能否完成为基准的去筛选和培训人员,让他们在自己合适的岗位或者擅长的领域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 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进行淘汰机制,留下有用的人。
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你需要让他们对你产生一种敬畏感,要么是由于你的“威严”而不敢轻易妄动,要么就是由于你的“广识博文”而佩服,如果你和他们没有距离感而且还溺爱爆棚,最后你发现你是无法掌握课堂记录的。
虽然任何事情的原理都是“菩萨心肠,雷霆手段”但是当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对另外一个人没有敬畏之心的时候,雷霆手段也会成为鸡肋,所以很多人说领导是孤独的,职位和身份越高,你的孤独感就会越强。
而且我们的职业习惯会多多少少影响我们对其他工作的处理态度,比如我们外贸里的很多东西需要“猜”但是教育这件事,不能是猜,而是要准才可以。评判的标准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术业有专攻啊!
往期推文:
外贸:你的差不多可能差的很多
外贸:你总得占一样,才能有所进益
外贸:如何简单明了,不产生歧义的去沟通?
两又同齐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人划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