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历史书。一开始是为了聪明,因为培根说“读史使人聪明。”后来读多了,也知道了唐太宗说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书里讲着曾经的人和事,让人心生遐想,让人不断假设。譬如战国时不是秦统一诸侯,而是楚吞并天下,中国的文化会怎样?郭沫若先生认为当时楚也有统一中原的可能,而且楚文化崇卜筮,尚鬼神,喜歌舞,就像屈原的《楚辞》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你是不是会一直浮想联翩。譬如项羽在鸿门宴上要是像掐死一只小鸡娃一样杀了刘邦,就没了后世的汉武大帝。譬如隆庆皇帝不是三十六岁就早逝,十岁的万历太年幼,张居正能否赢了高拱,能否延续明历史。不想了,不假设了。历史没有假如,天时地利人和,很多偶然的机缘巧合,造就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让我们每个人有来处,有文化基因,让中华民族厚重而辉煌。看兵马俑,想秦长城,观都江堰,游秦淮河,赏颐和园,每一处土地上都留下了祖辈的智慧。
一部历史书就是流逝的岁月片断,一部历史书就是人类行进的痕迹。一部历史书就是一群杰出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前见古人,后测来者,天地悠悠,山高水长,芳草萋萋,日月熠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