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说是抱着一种很压抑的心情去看的,即使最后“我,杨大智”恢复了神志,将那把仇恨之刃从脑袋上拔了下来,那冲天的树火将杨宅中的一切焚烧殆尽,所有发生过的事就真的会如消散的风消失不见么?
“傻子”的视角看待真实的世界才最真实。这才是“大智若愚”真正的解释。
作者的笔法渗透力太强悍,冷峻且不颤抖将真假虚实交织成一个看上去还不算残忍却处处渗血的故事。
一头壮实的水牛被生生活剥去防护的外皮的场面看得激动瘆人。(我记忆中,老一辈人每次发恨自己命运不好,都会说上一句“我上辈子杀大牛了。”)这无疑是对于作孽的另一种寓言。至少我们在相信有神明会伸张正义的前提,是我们先受到了无法抵抗的残忍的压迫。不管这种希望是否有用,也是我们对于“报仇雪恨”的最后寄托。
所以,这也是我内心深处的“树火。”“我”眼中的熊熊火焰,燃烧的正是父亲的躯干。也是整个汨镇的躯干。
吊过父亲的树,开始吊猫,没有了猫,就开始遍地都是老鼠。我与母亲和茴皮(也是我和整个汨镇众人的另一种形式,一条丧家之犬)靠着“吃老鼠肉”(那些强盗的施舍?或丢弃的残渣?)过活。这一部分正是隐喻整个汨镇中人的悲惨状态。
“因此,那棵树下,终于长出一团可以复仇的毒蘑菇。它们是吊在上面的父亲和那些猫的血肉长成的,还附上了他们的灵魂。”
由我这个“傻子”亲手送到那些人的饭锅里。
最后,在戏台的审判簿上,一一列出他们的罪行,叉掉他们的生命。
作者用魔幻、寓言的手法将故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自然地穿合起来,告诉读者这就是命运该有的样子。笔法稳练,锋利,还带着温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