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篇》
作者:【加】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开始阅读时间:2023年4月1日
摘录:
1、我们常常对孩子的行为有情绪反应,是因为我们自己本来就携带着压力或不适感,只是被忽略了。有时候父母上班很辛苦,就对孩子发泄。担心金钱、工作压力、婚姻问题和疾病,都会影响你和孩子的互动。你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你在利用孩子发泄自己的挫败感。大部分情况下,你以为是孩子造成的不适感,其实只是你不自觉携带的内在压力的一小部分。
2、孩子是激怒别人的专家。除了伴侣,孩子会是你生命中最大的刺激源。孩子们特别在行,因为他们时常改变激怒人的方法。每长大一岁,他们就会带来全新的挑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能戳到你的痛处,让你失去平衡。
3、孩子们时不时会有不良行为。当他们对重要性或归属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挫败感。就算父母是佛祖或观音菩萨,孩子还是会感觉受挫,继续试图通过不良行为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吸引关注、权力斗争或报复。如果这些行为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强化这些行为,直到被挫败感压垮,然后就会自暴自弃,陷入抑郁和自认无能的状态。
4、父母批评、否定、偏执、责怪的态度会扩大亲子之间的隔阂,接纳、赞赏、发现孩子的潜能则会缩小隔阂,强化情感纽带。愤怒会让你和孩子渐渐疏远,耐心和理解则会让你们慢慢靠近。更重要的一点是,愤怒会给你和家庭环境造成不健康的压力,耐心和理解则会让你放松下来,营造平静的氛围。
5、大量研究显示,父母参与孩子的生活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大多数研究都强调参与,而不是干涉或惩罚。参与孩子的生活,就是主动关心他们感兴趣或受影响的东西。这包括敞开心扉的沟通(至少需要一名家长,最好是父母双方)。
6、智慧的引导让孩子能自己做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控制则会剥夺孩子的力量,把他们的喜好和意愿变得不重要。控制型父母传达的信息是: ‘如果我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我才会重视你’。智慧型父母传达的信息则是: ‘我本来就很重视你,信任你能为自己做出有益的决定’。
7、寻求协作(协作式育儿)和要求盲目服从(专制式育儿)有很大差别,但两者没有对错之分。一种方式压力较小,大家都更愉快,能实现更深层的赞赏、情绪成熟和智慧型育儿,另一种方式则会导致惯性模式,通常都毫无效果,无法令人满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