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着》
朋友推荐《活着》(中篇小说)值得一读,找了一本,一口气读完。感觉写得残忍沉重,甚至报怨作者用笔太狠,缺少正能量。对书中印象最深的是三句话,"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当和尚"。细细品味,嚼出滋味。怎么理解?
无可奈何
少年去游荡。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飞遍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蓦然回首情已远,才知道最恨最痛是后悔。不是吗?
教育无奈。富贵的爸爸明明知道"这是个孽子,败家子,二流子",特地给他请了私塾先生,照样无济于事。吃喝嫖赌,不务正业。说教育(知识)改变命运,不过是痴人说梦。师者不传道、徒者不学道,知识越多越反动。老话怎么讲?师道不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名利(金钱物质)无奈。富贵也算生在富贵人家,是公子少爷。那又如何?没钱他嗜赌好嫖还没资格呢?可能恰恰是钱害了他。想到当今社会人,没有不为子孙着想的,有的甚至成为贪官,走上了不归路。父母爱子,弗纳于邪才是正理。林则徐有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干什么?愚而多财,徒增其过"。
子女无奈。常常说"养儿如种薄沙地,争不得强,堵不得气"。当父母的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事实上"败家子""害人虫"不在少数,"古来痴心父母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播下龙种,收获跳蚤,谁也没有办法。一部红楼,后继无人,心惊肉跳,惨不忍睹。
善恶无奈。富贵吃喝娼赌,二流子,不算正经人,输了家产输了地,败了家,反而逃过一劫,没被当做"地主恶霸被枪毙"。反倒是龙二替他挨了枪子儿。就好象人们说"投机倒把的发家致富,老实厚道的窝囊受气""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一样,谁又说得清?
生死无奈。生,不是自己决定得了的,甚至父母都决定不了。死也一样,"谁脱鞋上床也不知道还能见不见到明天的太阳"。想死不行,死不暝目呀,象富贵妻子、女儿之死,不想死也不行,富贵妻子说"春生,你不能死,你欠我一条命",可春生"一个月后,还是上了吊"。
无奈无常,无可奈何花落去,人生无常总相伴。
感恩珍惜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身难得今已得。既然已得当感恩。"中年去掘藏",掘藏什么?就是这份至纯至诚的人间真情。
感恩父母。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古人讲"小孝养身、中孝养心、大孝养志、至孝养慧"。固然不假。但失之于外求。今天攀,明天比,不过自己气自己。真正的孝在内求,好好活着,做好自己,让父母少为你担惊受怕比什么都强。最现实的孝是和言悦色,而不是金钱。色难,少让父母生气。
感恩国土。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国稳人安定。"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战火纷飞,如中东地区,不要说吃饭穿衣的基本生活问题难解决,恐怕连生命都没保障,人命危脆,朝不保夕。有事做,有饭吃,有家回,看似微不足道平平淡淡,实则幸运多多,多少人翘首以盼而不能得?
感恩家庭。家庭,刀丛中的方舟。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男人女人相合,构成一个"好"。夫唱妇随,修身齐家。妻子(丈夫)是彼此相伴最久、彼此奉献最大之人、彼此最大之恩人。天地生万物,男女生子女。没儿没女,没有盼头没有活头没有奔头。子女是我们生存的希望所在。过日子就是过个人气。没了人,也就没了家没了国。没有血统,道统传统法统,统统不统,统统拉倒。
感恩师长。天地君亲师。当然,师者,不仅限于老师,老师,传授知识,医师治身体之病,法师治心灵之病;长者,长辈,长官,给我们生存知识、生活经验。凡是能传道授业安身立命者,都应当敬畏有加。以此类推,凡此种种,一言以敝之,凡是能为我们提供帮助的万事万物,万人万众,皆当如此。
感恩死亡。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息,亡亡不断。如果没有新陈代谢、没有生老病死,那就没有我们了。死亡,并不可怕,安安静静,无欲无求,无知无觉,托体同山阿,天堂共长眠。从某种程度讲,死亡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一种永恒。
一曲《奈何》唱得好,"有缘相聚,何必常相欺?到无缘时分离感恩缘份,珍惜相聚,不留遗憾,是为至理。
超然物外
"老年做和尚"。和尚者,处世随和人格高尚之谓也。不是非出家伴青灯才为和尚,而是指内心有这个修为这个境界。
活得明白。"人为什么活着?只为活着"。没什么大道理,什么这意义那价值,都是把外物强加给自己。你的邻居死亡,能引起你多大悲哀?国外的元首什么去天堂地狱,又能引起你多大波澜?换位思考,人人如此。不扭曲、不变形、不造作,真实的活着。说"人生而自在,却无处不在枷锁当中"。岂不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枷锁是自找的,你心灵自由,就没有枷锁能锁住你。
知足常乐。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不知足如大象陷泥潭。不管你官多大、钱多多,到时侯该走也得走。人生最可怕莫过于身在天堂(监狱)、钱在银行、老婆(老公)在别人床。与其如此,不如多行善多积德,心中常念阿弥陀佛(清心净心)。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与人共乐。
中庸之道。执两用中,不偏激,能圆融,善包容。中者,不偏。庸者,不易。中庸中正中和,其意相当。少年去游历,不知天高地厚,中年想掘藏,什么都想身上扛,其实都是偏激,没有坚守中庸。力忌用尽,话忌说尽。量力而行最好。不自量力,求荣反辱,为爱成恨。
管好自己。小时侯,把责任感差的人叫自私。长大后,方知能管好自己实属不易。小时侯,认为领导就是本领高强,能带领千军万马。长大后,才知战胜自己才是真正了不起。恶事不为,为善也不执着。认为能改变世界,不过是夜郎自大,能守住内心,此生已修炼成仙。憎爱不关心,常伸两脚卧。心通理通,理通事通,一通百通,那有这么多是是非非?正邪俱打破,清净至无余。
活在当下。人的苦恼源于内心,贪嗔痴慢疑。活在过去,过去如何辉煌(苦恼),活在未来,未来实现天堂(目标),活在他人的眼睛里(别人怎么看我),可否真正为自己的内心而活着?走遍千山万水,人生修行路,真诚、清静、放下、觉悟、奉献,不过几字而己,何不眼睛向内,从当下做起?做在当下,当下即活。
泰国小孩子先出家做和尚,再回家走向社会。我想,人,如果先做和尚,再去掘藏,再去游荡,可能另一番天地,也可能不去了,因为,"既非风动,也非幡动,仁者心动",仁者心不动,天地不动,宇宙不动。如如不动,动亦如如,不过是随缘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