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变富,还是想有钱?这是个问题。
有人会说,这不是一回事么?搞什么噱头?
《金钱心理学》告诉我们:其实不然。这本书给我们梳理了有关金钱的一系列反直觉常识,具体如下:
1.不折腾,才好积累财富。
2.人们一生中的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活经历——尤其是成年后的早期经历。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智力,不是教育或阅历,而是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纯粹靠运气的因素。
3.在投资方面,“成功的大胆之举”和“愚蠢的鲁莽行为”之间不过一毫米的距离,而且只有在事后才能下定论。风险和运气向来是一体两面的,很难分清。
4.如果你想欣赏和赞扬某人,一定要小心。同样,如果你想轻视某人并避免重蹈覆辙,也一定要三思,即不把某件事的结果100%归于个人努力和决策。
5.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来那样美好或糟糕。
6.巴菲特拥有的845亿金融净资产中,842亿是50岁以后赚到的,815亿则是65岁赚到的。他的确有高超的投资技巧,但秘诀在于时间——他卓越的投资生涯从他还是个孩子时就开始了。
7.守富的方式只有一种:保持节俭的同时,谨小慎微。即需要谦逊和敬畏之心,需要清楚财富来得有多快,去得就有多容易。
8.“活下去”,比成长、智慧、眼界等都更重要,没有任何收益值得你冒失去一切的危险。
9.比起巨大回报,财富安全更重要;规划很重要,但没想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意外做好预案。许多聪明人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太过自负造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