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每天写1000字
生活需要“死记硬背”

生活需要“死记硬背”

作者: Lay_幸运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21:58 被阅读0次
danao.jpg

非常想记住的内容

这个主题的来源,是来自昨晚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昨天在收拾桌子,发现桌子上一本讲《TCP/IP》协议的书。这本书在大概几个月前,我是认认真真的学习过的,但是,当昨天整理这本书的时候,对书中的内容却没什么印象了,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少之又少。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看了一本很精彩的书,读的时候,对书中的内容“叹为观止”,对作者“惊为天人”。一边读,一边细细揣摩作者的意图,把书中的每个字都认真的读一遍。不是那种用眼睛快速扫过,而是在心理默念,甚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念出声。即使这样,看了第一遍以后,觉得自己还是学的太少,还要看第二遍。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又发现了很多第一遍中没有注意到的内容,然后开始动手,决定把书中好的内容都记下来。笔记记录好了,这下次感觉自己把书中的内容掌握了,心满意足

生活中,我们应该都会遇到这样的书,对吧。至少对于教材,我们大多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然后呢?我们真的掌握了书中的内容吗?

理解与掌握之间还有条“鸿沟”

一本书,认真的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记笔记。这样的待遇,应该大部分发生在专业书身上。可是,我们这么做真的掌握了书中的内容吗?

在继续下面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分辨两个词(词义来自百度百科):

说说我对这两个词的认识,掌握理解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记忆。对于知识,我们可以理解,也可以不理解但是把它记下来,当然也可以理解并记下来。而理解并记下来就是掌握

理解 + 记忆 = 掌握

所以,理解和掌握之间的“鸿沟”就是记忆。

举个例子

还是文章开头的那个事儿。看着那本讲“TCP/IP”协议的书,真的感慨很多啊。当时读书的时候,我敢肯定,我至少理解了书中60%的内容(当然,这样归功于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另一个原因是这是一本入门的书籍)。但是现在,我觉得我能记住的内容不超过5%。

从阅读时理解的60%,到现在“掌握”的5%(不确定,我记住的5%是真的掌握)。这之间巨大的差距来源于遗忘。如果我能记住书中重点的内容,也许现在我掌握的内容就不是5%了,可能是65%,甚至是70%。因为,只要知识在头脑中,一有空闲,大脑就会自动的学习,理解这些内容。

记住了就可以慢慢消化,不是吗?

死记硬背也挺好

这里的死记硬背,没有加引号,因为我想表达的就是它最原始的意思。

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我都提到过自己是一个理工科生。所以,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死记硬背绝对不是一个褒义词,应该都算不上一个中义词,在我之前的理解里,它就是一个贬义词。尤其是数学、物理等理科老师,一直告诉我们对公式要理解、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但是,现在看看,能死记硬背下来,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理解和记忆之间的关系,有一种应该是这样的。理解是为了方便记忆,但是理解后的目的,也是把它们背下来。为什么上学时很多公式,老师只强调了理解,没有强调记忆。猜测应该是中学的公式都很短,只要理解了,就自然背下来了,没有必要去刻意的记忆。(大学中有的公式很长,但是考试有的时候是开卷的)。当然,生活中可以像大学的开卷考试那样,只要对知识理解了,需要的时候找到知识,然后一边看,一边用。不过,这样从书本上提取内容的效率是远远不能和从记忆中提取效率相比的。另外,记在脑中的内容,可以随时随地的思考,不会受限于书本,即使没有主动思考,没准无意识大脑也在帮助我们思考。

所以,以后对于自己觉得重要的知识,理解以后,一定要死记硬背。只有这样,才能真的掌握。

现在,有点理解“记忆力是人类脑力中最基础的能力”,这句话了。

记住的东西,即使不是很理解,也会记得好久。比如,《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这段《蜀道难》应该不会被我忘记了……

相关文章

  • 生活需要“死记硬背”

    非常想记住的内容 这个主题的来源,是来自昨晚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昨天在收拾桌子,发现桌子上一本讲《TCP/IP》协议...

  • 期末复习4大误区,90%的孩子都会失误~

    1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记忆是需要技巧的,死记硬背容易,融会贯通难。另外,死记硬背也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学习方法。很...

  • 期末复习的常见4大误区及应对策略

    期末复习的误区 1·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记忆是需要技巧的,死记硬背容易,融会贯通难。另外,死记硬背也是一种“事倍功...

  • 用进废退

    学习的真相 健脑的重要性,也就是要相信自己的脑子,需要死记硬背就需要死记硬背,虽然知识可以存在电脑中,但是还是要记...

  • 学习到底要不要死记硬背20170307

    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死记硬背是一个贬义词。那么在实际学习中,死记硬背到底应不应该提倡? 我认为是死记硬背,是需要的。...

  • 特级教师告诉你:学语文有时就是要“死记硬背”!

    学语文,需要“死记硬背”吗 有的人说 只要理解了意思,不需要背会课文也行 也有的人说 背那些课文有什么用 生活上用...

  • 论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论语在古时候需要死记硬背,现在这个时代不仅要知道论语,更多是理解其中的用意,并运用到生活中这才是重点。

  • 死记古文大有益处

    国学不需要理解 死记硬背 滚瓜烂熟 你的境界,水平就上去啦。

  • 学语文,需要死记硬背

    初次当语文老师,自己不仅在知识上面有欠缺,而且在语文教学方法上面也有所缺失,今天,看到网上的一个标题–学语文,需要...

  • ✨2017.7.30背单词✨

    科学的死记硬背还是死记硬背。 ---- Howie Serious e...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需要“死记硬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ux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