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象限模式,从烦恼痛苦的过去走向心驰神往的未来
把横轴和纵轴结合起来,我们能看到这样一张图:
第一象限是心驰神往的未来,第二象限是百花齐放的过去,第三个象限是令人烦恼的过去,第四象限是惶恐不安的未来。
求助者说的每一个事情、每一个信息,我们都可以对应地放在四象限模型中,利用四象限模型与求助者一起高效地工作。
一般情况下,求助者一开始会较多停留在第三象限陈述,咨询师在这时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听他/她描述的第三象限的难过、困难、自责、后悔等等。
当求助者在第三象限时,咨询师陪伴、倾听、共情是重点。“你真的很不容易。”
此时此刻的陪伴与倾听,能够给求助者温暖、被关心和特别重要的稳定感。孤单无助中,求助者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我被听到了,听懂了,他真的知道我现在的处境。
当求助者感知到自己被倾听之后,他愿意与咨询师一起向下一个步骤一起工作。下一个步骤即讨论咨询目标。
当与求助者就咨询目标达成共识,咨询师的工作已经从第三象限过渡到求助想要的未来的第一象限。接下来会围绕求助者想要的未来继续工作。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说教,避免给求助者讲方法。
我们可以从求助者的过去当中寻找资源、经验、能力和优势,从而增强求助者的自我效能高,提升其实现目标的动机水平和行动力。就是在第二象限中,与求助者一起工作,目的是为了实现他/她想要的未来。
焦点解决的人性观,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每个人都拥有资源和能力去实现自己想要的未来。而且,有用的就多做一些,一个人特别愿意去做那些自己已经做过的、熟悉的成功的事情。一连串小小的进步,就会累积成一大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