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年味是不是和除夕才放假有关
2023-01-24
今年算是毕业之后略微特殊的一年,或许是年纪大了感觉不一样,或许是因为疫情放开,大家都回去了,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年味。
这种感觉很奇妙,在二十八的时候感觉到的,以前或许这个时候我也休息了,但今年很不一样,在路上看到了太多的好事,以至于我能明显感觉到了所谓的年味!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是年味,年味实际上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小时候的那种过年的感觉。有人说没有炮仗了,有人说没有这个了等等,但实际上,就是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小时候我们如何如何罢了。
不能放炮或许是很大一个方面,这个我不能评价,因为我老家是可以放炮的,故而在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我今天想说的主要就是参与感,小时候的参与感,以及现在的。
小时候,虽然我们什么都不用准备,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参与其中了,我们会帮爷爷奶奶做点东西,什么做圆子,炸丸子,包馍馍等等,我们看到就算是参与了。但现在呢?光是上班就用尽了力气,还有很多其他的情况,等我们回去了,就想着躺着休息呢?或许我们的孩子还可以参与,但我们呢?完全没有了那种感觉,因为不会做也做不好,就不参与了,慢慢的,也就缺失了参与感。
等我们真的参与其中的时候,时间虽然过的很慢,但却异常快乐,那个时候我感觉到了年味,大家一起准备的感觉,一起准备的氛围,一起的那个场景。
我想到了之前我写的关于祭祀的文章,祭祀是繁琐的,看上去也是没有用的,但这却可以养成风俗,让人人都可以深深记住,这就是祭祀的作用。
小时候我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后面就是一连串我们腊月里要做的事情,每一天都不一样,但每一天都在深刻提醒我们,要过年了,这就是过年,年味就这样保留下来了。而现在呢?我们一会去就是除夕年夜饭,虽然依旧还有感觉,但大部分都是年夜饭的感觉,也就变得有点无足轻重了。当我们感慨年味的缺失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些行为,而这些行为或许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父母,那个时候,父母或许也就会低落许多,就这样两辈人的年味都缺失了,而这样的感觉或许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但传下来的却并不是传承习俗,而是那些消散。
而年之后的一些,仅仅只是消费的,虽然是来回拜年,但拜年的很多形式是让年轻人比较繁琐的,又因为没有可以一起的那种特定行为习惯,故而年味消散了!
很多时候,我想到了山东的拜年,就类似于我们那边的祭祖,每年的最后几天和年初一,祭祖的那种形式,就是风俗习惯的一种,而那个时候,是带着震撼和传承的……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