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吃过早餐,我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苏泊罕大草原。
进入大草原,先住蒙古包。我们被分配到一个超大的蒙古包,里面空调热水一应俱全。
蒙古包最大特点是有高高的圆形穹顶,整个占地空间均可为床。人住在蒙古包里,感觉与天相接,与地相触,和大自然的关系密切了很多。
我们换上蒙古民族服装,前往草原深处游览。在苏泊罕草原,我们并没有看到影视剧中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连片长草,感觉更像一片普通的牧场。
骑马体验是由一个牧人牵着一匹头马同时带上四五匹来载上游客,以绳子连接控制。这样游客能体验一点操控马的乐趣,但又考虑安全被严格限制在有限范围。
在草原上策马自由奔腾,我向来十分渴望。因为我喜欢的古代江湖中,马是人类的重要同伴和出行工具,金庸小说中郭靖的汗血宝马、木婉清的黑玫瑰、杨过的瘦黄马等等都曾发挥过关键作用。
然而亲身的真实体验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最直接感受就是颠簸,短短两公里身上所有的零件几乎全程发生着“位移”。幸亏只是小跑,要是狂奔起来不知道会不会让全身“散架”。
稍微适应颠簸后,我试着让身体与马的起伏保持同一节奏,它窜起时向上提升身体,它落地时向下伏低身体,跑到后面程颠簸感竟大为减轻,越跑越顺畅,似乎有了一点“人马合一”的体悟。
骑马是人与动物相互配合的过程,只能顺势而行,不能逆势而为。我想真正的骑术高手会把身体完全融合到马的每一个动作中,而马则会成为人四肢的延伸,这样马才能毫无滞碍地发挥最高速度,人才能以最好的状态操控马,这就是真正的“人马合一”。
其实不止人和动物之间,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的道理不是同样如此吗?人与人之间讲团队配合,比如足球需要整体协同攻防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必须遵循天地万物规律,比如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等。
我们还欣赏了一场精彩的“蒙古婚礼”表演。蒙古族演员穿民族服装,配以马头琴等民族乐器,还原了一幕草原上的传统婚礼全过程。
草原上的婚礼有几四大不同:一是载歌载舞,虽然有表演成分,但能看出蒙古人天生热情,能歌善舞,场面热闹非凡。二是尚武彪悍,蒙古人不愧是马背上的民族,迎亲娶亲都是骑马,赠送礼物都是弓箭。三是粗犷豪迈,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青年男女情爱大胆表达,绝不扭捏,豪爽真诚。四是规矩礼节考究,草原上民族服饰美丽大方,饰品繁复精美,这些具备艺术美感和内涵的礼仪服饰,一定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蒙古智者策划和改进的,凝结着广大蒙古族人的智慧结晶。
吃过晚餐,我们参加了蒙古包住地一场附近的篝火晚会。篝火晚会其实并没有什么表演,全程靠主持人调动氛围与观众互动。
主持人是一位貌不惊人的中年大叔,他功力极为深湛,但凭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把全场气氛调动起来,全程高潮。大家以篝火为中心,不知疲倦地跟着音乐和他的指令不停地舞动身体,情绪高亢,深度参与,非有点像蹦迪或摇滚,无论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非常开心地沉浸在大草原自由奔放之中。
晚上回到蒙古包里,睡在蒙古包软软的地毯上,像躺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身体很疲劳,心情却十分放松。也许是接了地气的原因,这一晚睡得特别香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