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居然还有精力进行正反馈,感恩当下。
还没到那个阶段的时候,不要去想那个阶段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不同历程的所处当下环境不同,想的事情也不一样的。
就好比如说:
当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不要想长大了要做些什么,而是尽可能地去学习和玩。
因为想了也是白想的。
当然,人有目标是一件好事,但要学会分清“定目标”和“意淫”的区别。
什么为之“意淫”?
就好比如说,有的人经常会想:
假如我有钱了,我会做些什么什么的,买LV、捐钱给路人、搞一台野马…
总之,他会想各种各样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把手头的钱全部花光。
该怎么说呢?
孔夫子也说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因为站的位置不同,考虑事情的出发点和角度也不会一样的。
比如摆地摊。
以广州为例,从摊主的角度,肯定多多少少对某些部门有意见,觉得为什么这么不人性化,经常在搞这搞那。
但从执法部分的角度来看,这些摊主在影响着他们所需要维持的秩序,就会觉得这些摊主很难搞。
各自的利益有了冲突,所以矛盾就出来了。
像这些问题,总有它的解决方案。
既能解决劳苦大众的生存问题,又能很好地对市容进行管理。
永远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即便当前的状况有多糟糕。
人生不在于你拿了一手好牌,而是打好一副烂牌。
每个人,每件事,都不是一开始就完美的,都有它本来的不足在这里。
在于我们的操作模式是怎样。
1.弥补不足,发展自己的擅长点和优势,不断完善自我;
2.扬长避短,把一些不擅长的点给避开跳过。
就像是吃饭,有些人可能他的牙齿不那么好,但又需要吃东西补充营养,那么,他需需把一些硬的或者刺激性的食物避开,吃一些软一点的甚至是流质的食品。
总之,能稳健发展就可以了。
再好比如,关于知识吸收的方面。
以前我们是通过纸质版文字书籍的方式进行,那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以多一个方式,通过看短视频的方法吸收知识。
这样,我们既可以获取知识,又可以避开看文字辛苦的问题。
但始终要坚持的一点是: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保持对未来的憧憬。
这样,我们才有动力去完成每一个看似无法完成的目标。
同时,要每一小点地去进行正反馈,这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关键动力来源。
而不是一下子就想到某个终极目标,然后无法分步骤地落地执行。
此谓“好高骛远”。
所以,核心问题搞清楚了,接下来就到执行力的问题。
怎样去确定并坚信美好事物的存在,并且为之而努力。
这很关键。
看起来好像很虚,没有实质意义。
但其实,“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就是这么一回事。
很多有形有法的东西,都是从虚空里产生的。
先有一个概念,然后指导我们去做一件事情,这样,就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先坚信美好事物的存在,然后我们才会对此奋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