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学做父母——读《规矩和爱》

学做父母——读《规矩和爱》

作者: 不之有之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6:40 被阅读0次

    《规矩和爱》
    王涛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学做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

    1. 孩子的到来为父母带来了再次成长的机会。
    2. 父母无法抗拒对孩子的爱,但要警惕那占有的私心。
    3. 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它们向我们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4. 为人父母的四项基本原则:
      1)不占有原则。西方家长认为每个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用尊重的观念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宝宝一出生,就让他独自睡在自己的小床上。一个月以后,孩子就睡到自己的卧室了。
      2)规矩和爱统一原则。
      3)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情商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感受和管理。只有父母用爱心去感受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客观地认识自己并慢慢地愿意学着去感受接纳别人的感受。
      4)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如果妈妈和孩子一同学习相互交流,孩子练琴的自觉性就高,效果自然就好。

    第二章 规矩和爱:教育孩子既要爱也需要规矩

    1. 家长要忍着情绪做规矩。
    2.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玩的玩具。
    3.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
    4.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5. 为人父,止于慈。——《大学》为人父,最高的境界就是慈爱。
    6. 高度满足和高度规矩的严格型是最理想的父母教养方式。相对于溺爱型、严厉型和忽略型而言。

    第三章 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1. 伤害孩子最深的是父母做规矩时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不仅不能达到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2. 父亲的威严是规矩的前提,但为人父要止于慈。
    3. 做规矩需要有严父慈母的搭配。
    4. 作为父亲:
      1)要孩子做的,首先自己做到。
      2)重而自威的家庭氛围为做规矩作铺垫。
      3)虽然严厉,但不是一成不变。
    5. 如果孩子撒谎:首先反省自己。孩子有合理的要求不敢直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主要责任在父母。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动机上来理解他,用带有爱的规矩进入孩子的心里。(见P96页)

    第四章 规矩和敬畏:做规矩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敬畏感

    1. 人类需要敬畏,孩子需要规矩。规矩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害怕父母而是让他们敬畏规矩。
    2. 为了避免做规矩的随便,为人父母。一要营造父母的权威,二要在做规矩时,在心理和细节上都认真做好准备,三要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
    3. 没有充分准备好,就不要开始做规矩。宝宝不吃饭,上幼儿园拖拉的例子。(P111)
    4. 惩罚是法律功能的基本保障。大的社会规范如此,小的家庭规矩亦然。如果离开惩罚,就谈不上规矩。
    5. 怎样打孩子。一是打孩子不能带有愤怒。二是打孩子不能用手,而要用杖。三是打孩子之前需要用语言交流。要学会一种说话的能力,轻声轻气说重话。做规矩时一定要言简意赅。四是打孩子需要有爱。父亲打自己的故事(P123)。

    第五章 如何做规矩:人之初,规矩始

    1. 做规矩要从孩子出生开始。研究表明,2-3岁儿童的很多不良行为往往会带到他们以后的人生阶段。
    2. 心理学家认为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规律和睡眠质量。
    3. 中国父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宝宝同床共眠。很多中国妈妈和宝宝睡在一起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享受。宝宝在睡眠上养成了对母亲的依赖,不仅剥夺了宝宝与生俱来的独立自然入睡的能力,而且会造成将来很多行为和情感发展上的问题。
    4. 规矩的一致性:
      1)把重要的规矩写下来。
      2)控制自己的情绪,仔细分析孩子的行为,按孩子的行为动机来决定惩罚。钢琴划痕故事(P140)
      3)对不同的孩子要有公平的规矩。原则:护大不护小。当发现大的确实有问题时,也要批评,但是尽量不要当着小的面。
      4)一个家庭必须由一个人负最后的责任,这个头是丈夫。
    5. 做规矩需要爱。砸挡风玻璃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开口道歉,我的女儿扔的,女儿再次登门送陪款道歉。把孩子的错误当着自己的教育失职。

    第六章 情商(一)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1. 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是高情商的基础。自我意识来自父母客观具体的评价,来自父母积极而客观的期望(气氛、反馈、输入、鼓励)。一个孩子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是幸福人生的开始。
    2. 对孩子的鼓励和批评要具体且客观。有效的表扬要建立在孩子真正付出努力的基础上。“宝宝把这个小朋友的眼睫毛都画出来了,真仔细。”
    3. 要让孩子抵御诱惑,从训练延缓满足开始。
      1)软糖试验(P178),孩子自己转移注意力,成功的秘诀在于使用了正确的策略来暂时逃避诱惑。
      2)人能认识自己在试探前的软弱是好事,独自面对试探时选择:逃避试探而不是调整试探。
      3)要孩子学会等待,等待时谈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等待就自然,而且不要忘记夸奖孩子能够等待。(坚持一周就给你买玩具)
    4. 要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从父母自己克制情绪做起,而且要用自己的理性去帮助孩子从情绪中引导出来。
    5. 规矩和爱能培养出谦卑而自信的孩子。
    6. 情商是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感受和认知,并将这样的认知用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和他人的相处。
      高尔曼认为情商由五项要素组成: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人际交往技能。
    7. 要有一颗能感受幸福的心。
    8. 低情商的人总希望把最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高情商的人却总能够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变得最好。

    第七章 情商(二) 用规矩和爱帮助孩子成长

    1. 积极客观的人生目标是幸福成长的保障。泰勒的故事(P186),四个小圆。能做的、想做的、真正想做的,真正真正想做的,在心里找到最小的那个圆,然后在现实中去做。
    2. 如何发展孩子的兴趣。
      1)父母要有正确的动机,发展孩子的素质。
      2)研究孩子,知道孩子的兴趣和才能。
    3. 确定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基础。首先是对自身行为负责,然后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4. 培养孩子的抗逆力。老骡子出井的故事(P197),寓示人生哲学:抖落泥土,深化自我。
      1)首先改变的是自我意识。
      2)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和环境的互动。
      3)克制自己,不去报复那些惊呆的人群。
      4)生命的积极变化往往不是从改变外在环境开始,而是从改变内心的自我意识开始。
    5. 培养孩子同理心
      1)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是生气了吗?)
      2)聆听孩子,感受孩子的感受。用接纳性语言(小乌龟死了)
      3)帮助孩子换位思考。(下雨,哥哥高兴,妹妹不高兴。狗回来了,又高兴又难过。为什么呢?)
    6. 两个孩子有冲突,要求双方用语言来描述和协商,达成一致。

    第八章 蒙迪的故事:一个震撼心灵的案例

    马语者蒙迪

    1. 蒙迪与孩子们。用签合同的方式让孩子在两块小白板上与自己签约,一块违反规矩的惩罚,一块遵守规矩的奖励。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行为,学习过程就是自愿的了。成长过程中要及时给予肯定。
    2. 体谅孩子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循序渐进地让他们接受规矩。
    3. 蒙迪:我所想要做的就是在我的身后给人给马都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做父母——读《规矩和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d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