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加长,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异常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那时,老庄、佛道是为时尚,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这便是世人熟知的“魏晋风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
汉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袍襦,下裳多穿裤裙。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妇女的主要发型为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
袖子: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晋制汉服还有一种半袖的款式,也就是外层上襦是半袖的款式。《释名 释衣服》中记载:“半袖,其衣袂翩翩,襦而施袖也。“
花边:“晋制”汉服在领口处、袖口处以及裙身都会有各色的刺绣花朵点缀。
腰襕:晋制上襦最大的特点就是腰襕,这是上襦衣摆的位置拼接出来的一块布,侧边不开叉,可同色也可以异色。有两种穿法,一种是厌腰穿法,二是外出穿法,第二种穿法,异色腰襕就会显得更加亮眼。
间裙:“晋制”汉服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裙身主要采用直角梯形裁片设计,不同色彩的梯状布料有层次的排列拼接
杂裾垂髾: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
竹 林 七 贤
魏晋以来,社会上盛传的玄学与道、释两教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空谈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藐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
在服饰方面,魏晋时期的男子已很少穿传统的额审议,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这一时期的服饰堪称打破传统,突破束缚,汲取各民族的精华,呈现出一种创新、自由、开放的精神。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等名士崇尚自然,任性放达的人格精神,以及身着大袖宽衫、披发等行为,都对南朝人士的服饰风尚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风度思考一二:
竹林七贤确实厉害有才,但是你要指望他们这类人保家卫国,我觉得很违和,这就是为什么我欣赏不了魏晋风度的原因。都去吟诗弹琴看竹吸极乐丸子还要化仙,还有耽美盛行,要是敌人来了,我们女人可怎么办?我觉得一个时代如果大多数男人都这样,女人活得得多苦啊,得出多少个穆桂英才能保住家园啊。
当然魏晋时期,民族大融合,文化上也颇有成就。不过我学历史时,内容都是走马观花得考个名字了事儿,现在觉得是对的,参透了的话,还有什么动力继续学习呢。长大后,可以去看看这种思想,年少时容易受影响,不思进取,过早平和不太好,毕竟将来迟早要遭受社会毒打。
更奇妙的是,从魏晋看西方某国和阿三,竟然也有些相通之处。
西方人一直崇尚所谓的自由,但要说自由,我觉得魏晋时代的很多人算是超越西方概念了,人家那是由表及里的自由,精神也到了一定境界了。自由这个东西如果思想深度不够的话,太自由容易沦为五毒的工具人。
记得高某人说印度人平和,我认为魏晋人已经超出平和的范畴趋向于登仙了,当然这“仙”有思想之出世,有服饰之飘逸,还有不太好的五石散助兴。
只是人到了一定自由的状态,自由大概是到了无所顾忌无所谓的状态,也就是局限于个体的虚幻精神境界,没有了大国大家的大我概念,所以后来就得挨打,被异族锤炼。
生活得有琴棋书画诗酒花不假,生活还得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精打,还得有家国天下的喜悲。否则,某天敌人来了,你甚至都会被宽大的衣袖给绊住脚,甚至因为食用了所谓的精神物质连步子都挪不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你家里的地盘自然有清醒的人去占领。
以上观点纯属自己胡诌,不喜就不要看了。
--时与猫璞学习思考小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