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这三种不同的理解,都是基于数据本身出发而产生的思考。那么,到底哪一种才是更“好”的选择?
一、与专家的沟通
我:老师您好,最后一问孩子的三种答案,感觉这几种理由都挺合理的,请您帮我分析一下。
专家:数据分析观念,意味着靠数据说话,学生的理由不能依赖自己怎么想,而应该依赖数据说明了什么。
喜欢人数多,是可以从数据中发现的。数据分析讲究的是从个别性的数据中发现一般性的规律。兵乓球相差最少意味着什么?意味的含义能否支持买它?为什么?这就是在追寻数据的意义。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相差最少,意味着这是一种普适性的运动?
专家:没错呀,但是这基于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这种对数据的理解,学生达成没有?
我:明天上课的时候我让他再具体说说想法,这样考虑的话,多买足球是不是也有所偏颇?因为男女生的差距太大了。
专家:数据分析在于有理有据,来源于数据,分析数据得到一般性的结论。
我:那具体到这道题应该怎样分析选择?我再结合您说的话,慢慢理解。
专家:应该说首先是考虑多少。哪个最多是首选要买的,推而广之(所谓的一般性)选择依多不依少。
您还可以考虑什么?喜欢的总数?也行。算一算之后还是依多不依少。
我:好的,非常感谢您的指导,我再好好想想。
二、与学生的探讨
师: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生:我还是选择第一种,因为我认为有可能调查的是一部分学生,那么这一部分学生的选择也有可能代表更多学生的选择,如果调查的学生更多,喜欢足球的人数也会更多,所以我仍然认为应该选择多买足球;
生:我认为选择乒乓球不合理,虽然他们相差的人数少,但它的总数仍然是最少的;
师:谁来说一说,乒乓球相差人数最少,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男生和女生对乒乓球的喜欢程度差不多
师:也就是说,如果选择购买乒乓球,课间活动时,学生会怎样选择?
生:男女生有可能都会去玩儿;
师:在现实生活中,选择购买哪种体育器材可能与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学校想发展特色体育,你认为应该怎样购买器材?如果学校想打造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又该购买什么样的体育器材?如果学校想全面性地铺开某一项运动吗?
生:如果发展特色体育,我认为应该多购买足球,喜欢足球的总数多,可以便于在众多的爱好者中挑选优秀者组建特色体育;
生:如果想发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每种体育器材都应购买一点,足球可以适度稍多一点,因为每种运动项目,学生喜爱的总数相差不远;
生:如果想全面铺开,应该选择买乒乓球,这种运动男女生都适合,而且喜欢的总数相差最少,因此乒乓球是一种适合大众的运动项目。
师:把这些外在因素都去掉,回归到题目本身,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生:如果不添加任何学校的方向选择,我还是觉得应该选择足球,因为有这个局部的人数调查,有可能可以看出更大范围的喜欢程度也是足球最多。
该怎样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怎样依据数据做出更好的分析判断?思考仍在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