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活着是为什么?我的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繁星点点只有万家灯火的深夜的朋友圈里,一位未曾谋面的007战友发出了灵魂的拷问。
对于这个哲学的经典问题,我霎那间不知如何应答。但看着朋友圈里的那几个大大的问号,像是挂在头顶上乌云吹不散,又想说些什么。
最近网红的现象很火,但一般吃瓜群众对网红的概念还停留在“没文化”“哗众取宠”“博眼球”等等与LOW紧密相连的贬义词。
但这里的网红定义不包括李雪琴,她属于一个特别的网红神奇的存在着。
李雪琴初三那年父母离异,母亲变得焦虑而且情绪不稳定,有一次考试失利,妈妈快崩溃了,从那以后李雪琴就不允许自己考第二名了,否则别人会说:”离婚把孩子都耽误了,她妈妈没把她带好“,她受不了那些流言蜚语,更看不得妈妈焦虑到崩溃的样子。
于是李雪琴慢慢的变成了既自卑敏感又喜欢讨好别人的人。那个时候可能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满足妈妈以及快快长大。
于是她一天比一天努力,终于不负众望考进北大新闻系,但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情绪一直都在,大四那年患上了抑郁症, 还曾经一度考上了纽约大学研究生,只是因为抑郁症反反复复,最后遗憾休学回国创业。
本以为天地任我遨游,人生的新篇章就此打开。那时的她完全可以借助北大的招牌,随便一份职业并发挥自己的才能,或学霸方向继续发展;她却不走寻常路,选择做短视频创造者,但创业不易,她每天都在跟自己较劲,迫切的想要获得别人的肯定。
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艰辛,虽然那些短视频的内容还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但她依然保持坚持与斗志,依然向前进。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喊话吴亦凡的短视频上到微博热搜第一名,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粉丝突破200万,一夜之间成了备受关注的“网红”。
很多人开始关注她,起底她。突然发现了她其实有光鲜的学历,光明的前途,为什么非要折腾变成网红呢?实在是丢北大的脸,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人生的目标和意义都是不一样的。
她没有在意这些绯议,视频短暂爆红之后也没有对她的生活有实质性的改变。生活又回复最初的平淡,她还是得面对生活,面对现实,继续深耕。
虽然她看起来很洒脱,但也如她所说“北京的高楼大厦,在很多人看起来充斥着无限的机会和财富,但却同样有很多让人捉不住的机遇,和满满的无力感”。
有一次正在工作,她情绪崩溃到了极点,拿起水果刀就割脉,但当她看到献血从自己身上流出时,又开始给自己止血,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又继续工作,
其实生活中本来就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生活如此,工作如此。
纵然用尽全力,她在北京的生活还是会面对各种不如意。最后,她终于明白“人生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着,好好的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李雪琴不再纠结,她选择离开北京,回到老家铁岭工作。
于是有段时间一直没有动态,李雪琴像“一种喧嚣的泡沫”突然消失不见。又开始有新的网红博眼球占据了网友们的视线,网友们开始慢慢忘记曾经的那个北大学霸称号的网红。
又一季《脱口秀大会》突然火了,尤其是有一个自称是第一次说脱口秀的网红,充满丧但真实接地气也特别治愈人的一个个段子迅速火爆全网,大家定睛一看,这不就是消失很久的李雪琴么。
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这位北大学霸出身的网红没有高大上的价值观的输入,也没有卖弄高深的词语。她坦然的把过去的一切都写进段子里,一个个爆笑的丧段子背后完全看不出原来她也曾经被生活狠狠地踩在脚下。借助这个舞台她再次回归大家的视线,爆红大江南北,代言,嘉宾……小小的B站里充斥着李雪琴的霸屏模式。
即然注定无法伟大,那就做个平凡的人。现在的她不再拧巴度日,自由的工作里充满充实和开心。她持续着惯有的简单直白,朴实无华,土里土气。在花里胡哨的视频阵地里,显得格外清新的实在。
因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包括未来。抛弃幻想与自己合解,继续选择做一个普通的平凡的网红,把自己的故事用最搞笑的方式说给大家听,就算没有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给自己带来满足,这对李雪琴来说就算是一种成功。
所以人生意义的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凡,但去丰富自己的人生;有目标的活着,在一个又一个平淡充实,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过平凡的一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不留遗憾。这样就是一种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