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遇到这本书,因为老何买来看,便跟着有一丝兴趣,无知得很,看完这本书才去了解麦家这位作家,这也是继我看《平凡的世界》后,再次看这种题材的小说,讲述曾经的中国现实生活,人物就是身边的人,活生生,分不清好坏。
刚开始看的感受是拖拉,人物都没分清,也因没经历过那段岁月,那种沉重并没有扑面而来,不像活着,读一次就绝望得很,喘不过气,直到现在看到红卫兵的描述还是替文革中那些人悲哀,但有好有坏,我也只看到不好的地方。
人生海海里的主人公是上校,但读完却觉得里面好多人都很突出,上校、他妻子、我、我的两位妻子、小瞎子等,我似乎是跟着这本书看到了一些画面生活。这对目前的我来说是久违的舒服体验,是意外的收获,这里面还有原生家庭的因素,很使我共情,但我并未做到谅解,实际上,我的父亲对我的伤害不值一提,那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是那样过来,一个年代和环境给大家的声音,很多家庭都有,只是每一个孩子最后都可能成长为下一个父亲,他又告诉他的孩子,就这么循环,而作为孩子的我们,只能自己长大、自己谅解,这都是不太好说的,这些精神上的影响甚至是不是都不能说伤害,你要怪也是没人的,怪谁呢?自己不要成为下一个父亲是最好的。
按照小说里的人物经历,时常代入自己,但凡是随便一个,也都是会死的,那些苦难于我而言是书里的文字,里面的爱恨也是片面化的,但凡里面的一点小摩擦放到我的生活里,都要不得了的,这也是我很庆幸的地方,我不是在完美的环境里长大,过往的经历不理想,但是我自己有想象力,可能是因为我还年轻,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有用不完的经历,这时候,是很感谢父亲的付出的,这也是我无法再去怨他的,即使我未与他和解,从我单方面,有些东西就需要我自己成长和走出来,毕竟我需要的不是他的道歉,通过以上叙述,便可知道,最让我想有讨论度的是作者本身在作品中表达的对父亲对原生家庭的谅解,让我有点疼的是作品里的小孩儿、青年人、老年人的倔强,还有父亲的爱吧,过去的那个年代总让我有一种,熬过来的人总会出头,似乎熬过一段苦难就会收获往后的成长,进而幸福。
但回头看自己的祖辈,家里的老人,人生海海就是我们平常的生活的表象,现在的环境更加凌乱些,什么思想都有,获得和吸收都很快,逼得人要速度再快点,再快点,所以说“人心海海”,(心有雷霆,面若镜湖)也是不分时代的吧,感觉一生那么短,现在才21岁,别人说起来最美好的岁月,但似乎没几年自己的时间似的,总觉得这样不对,30岁之后的岁月也该是自己的,不同阶段,不同感受,美好和糟糕并存。
第一次一个人去德阳,就记录了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