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我很努力,努力到每一个孩子的作业我都盯的特紧,一并践行着的还有我说过的每一句话。
我放弃关注孩子读课外书,这份放弃夹杂着厌倦,自我厌倦。
跟班走,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这样一年一换,希翼班级里每个孩子都爱上读书,这不是身为老师的理想,而是妄想。
现在的我,不再过分关注孩子读课文时的抑扬顿挫,不再过分关注孩子读课外书的数量,而是更加关注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斯宾塞说过:一切的过渡,都令人痛苦。我痛苦了一个月,直到月考结束,我仍觉着痛苦,这份痛苦带着无知觉的茫然,似是屏蔽了大脑及大脑里的思想,那思想升腾而起的始点——书,一并宛如隔世。
看了那么多书,明白那么多道理,但我仍只是个为追逐名次而操劳的老师。
是这样吗?
月考进了前三,我却不是由衷的开心。
上一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倒数第三,可那却是扎心的失落啊。
真是奇怪。
我自动屏蔽掉了什么?
现在的教学,我完全改变了策略。
语文课本的教学大致流程如下:
第一课时
1.(回家预习课文)课堂上,给孩子三分钟的时间读课文、生字,熟知生字在文中所组的词语。
2.请生上黑板默写生字。针对孩子第一次上黑板写的生字,进行讲解,主要关注生字的音、形、义,重点的词语可以要求孩子说一句话。(请中等生)
3.齐读两遍。
4.再找生上黑板默写生字词语,写错的词语,生将抄写20遍,以示惩戒。(请中等生)
5.处理二类字,方法同上。
(请优等生)
一类字和二类字也可以一起处理,不必分两批进行。
6.围绕课题,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些问题预习时就可以解决,课堂中可作回顾)
7.按段落划分讲解课文,请生上台读书,生评,而后老师提出问题或读之前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解决。
一般情况下,第一节课讲不了几个自然段。
*中午,班长将生字新词抄写在小黑板上,供大家午休时抄写。
第二课时
1.继续按段落读、讲解。
2.解决课后的问题。
*根据课文的课型,问题的预设肯定要多变的,这一点需要老师课前多熟知课文内容。
作业处理:
大练习册跟课完成,第二天抽五分钟的时间讲解。
报纸跟课完成,第二天抽五分钟的时间讲解。
补充习题等一个单元结束后再讲解。
读书笔记星期天完成。
作文看进度。
*做习题,必有反馈;布置有效的作业,生字不再作为家庭作业的必备选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要尽量做到用文中的词语完成。
*灵活性的题目要多做,诸如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仿写句子要和考试卷中的例句格式相一致。
*阅读理解一定不能留白,多读多思。
*作文最多可丢四行。
*跑题了不怕,字要认真写,不能不写。
必读书目的处理
1.计划看书,用时多少天,一天要看多少页。
2.第一节阅读课,激发孩子读课外书的兴趣,关注读懂了什么?引导孩子关注文中的人物、事情发生在谁的身上、人物的心情,时间的变化,事物发生后的结果,包括读时的心情、感受。
3.第二节课讨论书中内容。
4.ppt出示课外阅读的题目。
必读书目读完后,可以读其它课外书,鼓励孩子们多读,多去涉及更多的课外读物。
啊!虽然很迷茫,但也要面对现实。
孩子们认真写字的习惯一旦养成,后续将会有大把的时间去做更加有意义的事。
全班读一本书的感觉妙极了!
接下来的目标是,让所谓的“差生”向“优等生”迈进吧!
优秀率的百分^|,我要的就是你!
教师的语言要简单明了。
言必出,行必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