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语动词“to be”是用两个词合成在一起表示一个动词,它表示两个曾经毫不相关的词的合并体,b根(b-root)用be表示,am/was动词,其本身是聚合物,而to只是一个标识,没有任何意义,既不是不定式的to,也不是介词(前置词)的to。Roger Lass将这种动词(“古英语的含义”)描述为“语义相关的范式片段的集合,” 而Weekley称它为“来源于不同古英语方言的巧合的聚合物。”
并非所有的语言都等效的使用“to be”动词,发现有其它方式表示同样的含义。在很多印欧语言中,动词“to be” 是互补词位, 意思是它使用了来自其他单词的屈折变化形式, 变得古怪,用得越多越不规则. 也对, 从古英语时期开始(在现代英语时期也是这样),动词格式 “to be” 实际是上几个印欧语词根粘合在一起. 来自*bheu-, “存在, 成为,” 从古英语“bēon,”中,我们得到了这种格式“be, been, being.” 来自*es-, “存在,” 我们得到了古英语的格式“eom,” “is,” 其演变成了 “am, is.” 来自*er-, 意思是 “引起,” 古英语 “eart” 演变成了 “are.”而 *wes-, “居住, 保有” 在古英语中 ——不定式 “wesan,” 具有词尾变换格式 “wæs, wǣre”——演变成了现代英语的格式“was, were.”
它是现代英语中最不规则但又最为常用的动词。在所有日耳曼语言中都是集合动词,即"to be"动词是一类动词的统称,我们有的书上称为“be动词”,似乎不太合适,因为be只是其一种格式,在现代英语中,它有8种不同的格式:
1. BE ——用于不定式, 虚拟语气, 祈使语气;
2. AM ——用于当前时代的第一人称单数;
3. ARE——用于当前时态的第二人称单数和所有复数;
4. IS——用于当前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
5. WAS——用于过去时态的第一和第三人称单数;
6. WERE——用于过去时态的第二人称单数,所有的复数; 虚拟语气;
7. BEING ——用于属格和现在分词; 动名词;
8. BEEN——用于完成时分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