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有些凌乱,就对妻子说,“家里这么乱,也不收拾一下。”妻子正在带娃,回道:“你只管上班,可是我又要上班又要做饭还要带娃,家是我一个人的吗?我是这个家里的保姆吗?如果你要是觉得房子里乱你就去收拾,如果你不干活就不要说话!”
在中国现在很多的家庭中,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严重缺失,网上戏称“丧偶式婚姻”和“守寡式带娃”。真是中国的男人越来越没有担当与责任吗?
在中国家庭中还有一种现象非常普遍:家里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活也不干,什么事都有妈妈料理的好好的。仿佛孩子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听话和学习。
这些被妈妈过度照顾的孩子们,长大后变成了“妈宝男”或“巨婴”。
武志红老师的新书《自我的诞生》讲到:
在个体自我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有一对核心矛盾,就是基本的满足和必需的边界之间的矛盾。
一个孩子必须得到基本的满足,只有这样,他才能体验到“我的需求是好的”,进而最终简化为“我是好的”,这是内聚性自我的向心力的由来。但与此同时,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边界,并让孩子逐渐了解到父母也是有边界的。
看到这里我也反思了一下,原来亲密关系中的需求和边界,我也没有很好的界定。
我在反思:怎样是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过度包办,超越各自的边界呢?
分不清楚基本的满足和必须的边界,就处在混沌共生的状态之中。
所谓混沌共生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像缠绕在一起,一样缺乏清晰的边界。
中国有句古话,清官难断家务事,你认同吗?如果你认同,这就意味着你的家庭与家族是混沌共生的。
在家庭中很容易看到的浆糊逻辑主要有6条。
1.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
你会干涉家里所有人的事,反过来他们也会操心你的事儿。而你也总是操心别人,并想让对方改变。
2.所有关系都是我的事儿。
这时人没有了隐私,谁的事情都和你有关。
3.你们=你,我们=我。
按照这种逻辑,你家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快你都要负责,你让我不快我就找你全家麻烦。所以会出现很多老公和媳妇儿吵架也要告诉父母。
4.把二元关系中的问题归咎于对方。
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我过得不好,是因为“你”。
5.把二元关系中的问题归咎于“他”
把我和你的关系中的问题归咎于“他”这个第三者。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妻子发现丈夫出轨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攻击丈夫,而是把怒火倾倒给插足他们关系的第三者。
6.绕弯沟通。
我对你不满不直接对你说,而是告诉三个人让她来告诉你。
这些浆糊逻辑的作用是把事情的焦点从个体身上移开,不聚焦在我和你的二元关系上,而是把事情编织进复杂的关系中,弄得越来越复杂。
如果我们把焦点还原到二元关系上聚焦在个体身上时,就会发现事情会变得清晰简单。
根据你自己的观察,你的家中有哪些的浆糊逻辑?
知道了家中的浆糊逻辑是第一步,把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个体本身,找到我们亲密关系中的基本需求和必需的边界,让心灵自然而然的成长,建立完整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