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内容:天一阁、上海三联书店筑蹊生活
到宁波第一想去的地方当然是天一阁,因此先订好附近酒店,从舟山乘车到甬后,再坐地铁到酒店,稍事歇息即赶往天一阁。
作为世界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的天一阁,如今已经是集园林、建筑、文物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地标性景点。
总以为天一阁的建造者范钦得是个富二代,或家学渊源如何了得,其实他家仅能评个“寒儒”而已,从范钦的父亲范璧开始往上数十五代,也只出了一个进士,举人或贡生加起来才三个,担任过官职的不超过九个,官衔还都在八、九品以下。但是这一家就是矢志不渝地坚持科举之路,也只有这种强迫症的一根筋,才能出死守一楼书的后人吧。
范钦生于明朝正德元年九月十九日戌时,即公元1506年10月5日晚上10点。属虎,天秤座,呵呵。他毕其一生收书藏书的原始动力,还是因为幼时家中藏书不够,要到别人家去借,尤其是同邑的丰家,其“万卷楼”已经传承了十六代,对于一直诗礼传家、自己抱负不凡的少年范钦而言,是一个极为强烈的刺激性存在,成为其一生的flag。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多么浩繁的系统工程。范钦的起点就是焚膏继晷、孜孜不倦地读书应考。终于在二十七岁上获得“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三十八名,完成了学而优则仕标准流程的第一步。
和现在中学生的心情相似,“高考”之后的范钦立即疯狂地畅游在教科书之外广袤的知识海洋,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读书、购书,并且开始有计划地藏书。
这就可以理解他的藏书风格为什么会兼收并蓄,不厚古薄今,并且重视当代著作和文献了,因为这是最为方便的法门嘛。他的藏书中,大多数是明代地方志、政书实录、明人诗文集和历代科试士录,此外还收集了很多有价值的碑帖,其中以北宋拓本最为著名。——看到那么多兰亭集序的临摹帖,个人表示又想练书法了呢。
千万不要以为范钦只是文弱书生一枚。藏书家的身份之外,他性格耿直,不畏强权,比如曾经就与权臣严嵩的儿子干过一仗。为官二十八年,最后积功升至兵部右侍郎,足迹更是遍布半个中国——这也为他提供了购书的地利。让我惊讶的是他还曾掌兵抗倭四年,为其人生写下果敢刚毅的一笔,用他《自赞》的说法,是“身不满七尺而气夺万夫”,同时实现他济世报国标准流程的重要一步。
如今天一阁已然是中国读书人理想生活的一个象征,但是从范老先生而言,他并不满意自己的生活。一是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尚未完全施展即被逐出官场;二是自己的功绩没能得到朝廷认可——直到他死后,《明史》也没有给他留下传记;三是两个儿子连个举人都没能混上。等等。
幸好,他未能看到后来天一阁历经战火、惨遭偷盗等种种浩劫,藏书大半损失的凄凉后事。
从天一阁出来,到上海三联书店筑蹊生活消磨一下午,以为余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