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个小姑娘来找我谈心。
一个是留守儿童,爸爸因涉毒劳改多年,归期遥遥;她还有一个哥哥,也在外地求学,妈妈要照顾她,还要维持家庭开销,只能在离家不太远的镇上的馆子里打工。这个女孩长得清秀可人,性格乖巧懂事,学习也很认真。
她今天来找我,是因为和另外两个平时十分要好的女孩发生了一点矛盾,她们不愿意和她来往,她感到很难过,所以想和我聊聊这件事情。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对于这个视友谊为生命的年龄阶段的孩子当然是很沉重的打击,看她哭得那么伤心,颇令人有几分不忍,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给了她两个建议:找她们一起当面沟通,或者冷处理。最后她还是迫切地找了她们过来当面聊。其中有在沟通过程中信息不对等造成的误解,也有个性不同导致的分歧,一个强势,一个温和,而来找我的这个多少有点软弱吧,她们觉得她动不动就哭,时间长了估计觉得不耐烦了吧!
我给她们几个人的建议是,正面沟通,求同存异,好好珍惜眼前的友情(毕竟已经初三了),然后建议她们等冷静下来之后再当面沟通一次。
那两个女孩走后,这个女孩问我:“老师,她们说我软弱爱哭,可能是因为我爸爸长期不在家的原因吧!”这件事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我从来没有问过她(但我从其他渠道了解过),今天她愿意主动跟我说,说明她面对我是敞开的,父亲的缺位多少有点影响,但是我帮助她找到更重要的资源是来自妈妈的爱,所以她一直很体谅妈妈的难处,有时候难免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
另一个来找我的女孩则是个说话做事特别强势的人。她说起话来语速很快就跟打机关枪一样,而且语气很冲,就跟要吵架似的,身子一直往你跟前挤。我让她慢慢说,不要激动,几句话没说完,就开始大眼滴泪,特别委屈的表情,我简直无言以对……
我先递给她几张纸巾,然后让她冷静下来再说话。
等她平静下来之后,她跟我说起了和妈妈之间的一些问题。
她来自一个重组家庭,妈妈带着哥哥改嫁给她爸爸,然后才生了她,妈妈是个特别强势的人,对她的要求很高。上学期期末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妈妈还暴揍了她一顿,用的是电饭锅电线,听得我大吃一惊,她的成绩在班上还不错的,考重点高中可能有点悬,而且她也一直很努力。更不能接受的是,妈妈说我们家的孩子不准焦虑,不准抑郁,父母供你吃供你穿,已经够对得起你了。而且家里的事情不准跟外人说,他们村子外面有个深水塘,这个女孩经常想到的是跳下去……我问她,要不我抽空跟妈妈好好沟通一下?
她说,今年开学前,妈妈到外省和爸爸一起去打工了,妈妈走了之后,心里一下子轻松了。现在学习压力有很大,但是至少不用面对妈妈了。
她问我:“我这么强势,又爱走极端,是不是特别像我妈妈?”她还说,我其实很爱我的妈妈,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以后会报答她的,但就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妈妈那么高的要求。
接下来,我要好好想一下,该怎么跟一个期望过高的妈妈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