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生了,恭喜您,是位美丽的千金。”
在一家人的簇拥下,我被裹在厚厚的襁褓中,从医院来到一间精心布置的小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日。
20岁那年,在父母的期盼中,我去了心仪的大学,
24岁顺利毕业,
26岁遇到了人生的那个对的他,我们恋爱了,
28岁我有了自己的家,父母的黑发中有零零散散有了一些白发,
29岁我有了自己的孩子,
65岁,父母年迈去世,自己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新家,
70岁,丈夫不在了,我和儿子、孙子住在一起,和睦温馨,
80岁,在家人的陪伴下,我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夜晚,那天晚上是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一个平顺而比较美满的医生。
可是,生老病死,就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吗?从出生到长大,再至衰老,死去,都是应该的吗?
之间的章节就提及过什么是活的,抛开广义的活的概念,即便是狭义的,我们一般理解的活的东西,例如动物、植物、病菌。这三类活物,为了延续自己,对抗自然,都有不同的选择。
大多动物和人一样,都有有限的生命,可以依据时间这个公共认可的度量单位来计算,在无外在太多意外影响的情况下,有的是十年,有的二十年,有的七八十年,有的上百年,终究度过自己的一生,最完美的结局也就是衰老退化死亡。保证种类得以延续的方式就是繁衍下一代,将自己的遗传物质得以传递,让种族这个整体依然存活。当然,每一个种族也终将在某一天迎来它的消亡,可以是取代,也可以是进化。
可是,时间只是人为的根据物质的变化而设置的一个度量单位,因为有相对变化,然后才有了时间,而不是因为有时间而会有变化。
简单的来说,因为你在外界环境,内在基因的影响下,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然后为了给这个变化有一个计量单位,才设置了这个时间。
那么,如果这个外在环境改变,内在基因改写,发生的变化不再千篇一律了呢?
就像有一些病症,例如衰老症,刚刚出生,就是一个老人的样子了,各种器官已经早早的步入衰竭。
大家都是人类,有一些人多病多难,早早去世,有一些人,平顺康乐,百年安详,用一个标准变化为,也就是时间来丈量。前者相对后者,就是时间少一些,变化快了一些。
伴随人类科技进步,基因解码,内外因素的有目标的改变,也许某天科幻变为现实。那么,到了那一天,我们还能淡然的说,啊,生老病死,人生常态吗?也许,到时候就这句话就会可笑的如同一只待宰的猪对同伴说,我们出生长大,然后被宰杀,就是常态,一样的可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