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恐怕是所有职场人都要面对。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到团队会议时的个人观点的发表,再到季度会议、半年会议的工作汇报,无不涉及到演讲。如何才能完成一场高效的演讲?成为很多职场人追求的目标。在此,针对演讲,浅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拙见。
演讲,首选应该明确的是对谁讲?
很多做过公开演讲的人或许会有这样的体会,演讲前反复思考,我要讲什么?我要表达什么?往往把“我”放在了所有思考的首位。近几年来,随着演讲越来越多,我渐渐发现一个问题,每个人心中的“我”都很重要,而相对而言“你”便可以忽略不计。就演讲来说,讲者的“我”在听众那里就变成了“你”,“你讲的是什么?和我有什么关系?”这恐怕是很多听众的心声。所以在思考讲什么之前,首先应该摆正位置,我到底是对“我”讲还是对“你”讲?如果是对“你”讲,那么“你”要听什么呢?
演讲前的第一个误区便是“我”要讲什么?改变一下,“你”要听什么?那么,“你”是谁?
这里的“你”便是你的听众,听众有很多标签,他们可能是你的领导、同事、下属,对他们而言,你说什么更容易触动他们?前段时间参加部门会议,有新同事加入,于是会议开始前有一个小环节便是自我介绍。所有人的开头都是一样的:“大家上午好,我·····”。为什么一定要问好?“大家上午好”对于对方而言,有没有营养价值?之所以这样开始,恐怕还是把“我”放在了首位,因为这样会让自己觉得,我很有礼貌,不是吗?对方需要你的问候吗?如果是同事,对方需要记住你的是什么?恐怕是需要知道你在团队中擅长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请求你的帮助。让对方知道,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找到你,就可以了。而往往,像这样简单的自我介绍,我们还是突显自我。
明确“你”是谁?你需要从我的演讲里获得什么?领导需要知道,你擅长负责哪一类工作;同事需要知道,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寻求你的帮助;下属需要知道,你的要求在哪里。所以就演讲而言,对谁讲,比讲什么更优先。在演讲前,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谁讲,在讲之前需要自省,把谁放在了思考首位,“我”还是“你”?
演讲,难度在于脱口而出的深思熟虑
很多时候,我们的嘴巴要比脑子快,这往往是因为无意识的语言习惯。所有的无意识行为源于日常习惯,对于越亲近的人,我们采用的无意识的语言习惯频率越高,相反,对待领导、客户,我们往往采取的是有意识的语言习惯。所以经常会出现,越是亲近的人,我们说话往往越随意,而这种随意可能会带来两种极端,无话不谈和语出伤人。
这种无意识的语言习惯一般不太会出现在我们的演讲中,演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是这样吗?未必!在演讲过程中,我们大部分的语言习惯都是有意识的,而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或者在无比轻松的环境下,无意识的语言习惯就会时不时的冒出来。往往话刚出口,我们就后悔不已,呀,我刚刚为什么要那样说呢?也正是因为这无意识的一句话,让我们整个演讲节奏都被打乱。
所以,审视一下自己的语言习惯。无意识状态说出话是不是经常让我们后悔不已?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慢慢的去改正这种语言习惯,说每一句话之前尽量有意识的去说,话到嘴边停三秒,唤醒自我意识,深思熟虑后再脱口而出,久而久之,我们无意识的语言习惯就会被改良。
做到深思熟虑的脱口而出,第一步是唤醒自我意识,第二步则是明确对象,我在和谁说话?第三步则是说什么,对方更容易理解和接纳。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说话好累,我不想这么麻烦。于是你的生活可能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别人妙语连珠,而你往往张口结舌。俗话说:“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所以,想不想改变,要看你有没有企图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