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银行VSP2P,大势所趋就是大势所趋!

银行VSP2P,大势所趋就是大势所趋!

作者: 英特加_框框 | 来源:发表于2015-02-05 09:11 被阅读77次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储蓄率高居全球前列,只因为老百姓都习惯于把钱存在银行。说起来,这也是中国老百姓们的无奈之举:一方面国家的社会保障不够健全,医疗、养老方面都得自己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前几十年中国经济相对落后,有钱去投资、开店、炒股的毕竟是少数。

然而时代转眼就不一样了。当前中国整体的经济水平已得到本质的飞跃,人们富裕了,有余钱的人也多了。现在的情形是,热钱没处使,天使投资人一拨赶着一拨,为了能投一个好项目争得头破血流;普通人虽没有金字塔顶层那样自由,好歹也攒下了可观的余钱,在股市、实业、银行理财产品上逡巡来去,拿不定主意。最后求一个稳妥——还是放在了银行。

没钱的时候依靠银行,有钱了还是把钱存银行。钱放在银行,真的明智吗?银行作为政府的亲生子,当然有基本的安全保障,但银行却绝对不是理想的储蓄场所。

银行是怎么发明的?(历史)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起初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货币种类的不一致,人们有强烈的货币兑换需求,货币兑换商们就办一个集市专门解决这个问题,后来集市成了专门的机构,再后来这个机构被国家托管,其他包括金银兑换、财富储蓄之类的功能也加了进来。总之,古代银行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经济服务机构。

而当代银行的本质,则变成了劫贫济富。尤其是商业银行,他们的服务对象,从来只是大企业大金融机构。普通人要想贷款投资做生意,基本沾不到银行的光。而且银行看似是在为广大老百姓服务,帮他们储蓄财富,抵御风险,实际上银行才是最大的风险来源。中央银行专司货币调控,换句话说就是能随意印钞票,钞票变多,对平民百害而无一利。然而问题是,通货膨胀引发的危害,并不是平等地施加到所有人。每一张被印制出来的钞票,它的流经渠道都是“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商业——消费者”。等钞票到达消费者这一级的时候,通货膨胀的恶果才真正显现。换句话说,离钱越远的人,在通货膨胀中受害越严重。

银行不仅无利于老百姓。把钱存进银行,也是不划算的选择。在所有理财方式里,钱存银行的利率是最低的。把钱存在银行,其实象征着一个懒人的理财选择。尽管稳妥,却是极大的浪费。因为金钱就是货币,货币是天生为流通而生的。钱存在银行,等于让活水变死水,所有以钱生钱的途径都被堵死了。经济学上有个“沉没成本”的概念,在金钱这一层就是,把财富堆积在银行里发霉,等于你丧失了无数次投资理财换取回报的机会。

在经济发展大势下,银行作为理财工具的作用已经落后于千里之外,各类理财产品趁势揭竿而起,各立山头,大有取银行而代之的势头。以P2P平台为例,大半的P2P平台收益率都已经达到了10%以上,像鑫华士这样新兴的网贷平台,更有高达18%的动人收益率。有人或许会所,网贷平台跑路不断,虽然高收益,却是高风险!这是事实,但也不是事实。因为每一个行业的初期发展,都有一个规范缺失的空白期,在此期间问题不断,广东用户都成了行业发展的小白鼠。但随着平台竞争的加剧,国家监管政策的出台,行业规范逐渐厘定,法律法规也慢慢完善起来。互联网金融必将是大势所趋。

银行既已落后于时代,P2P成为未来,所以,你还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银行VSP2P,大势所趋就是大势所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vr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