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开学在即,校方原来的计划被打破:原来计划一三班为重点班,到初三的时候,别的班级成绩好的调到三班,本班成绩差的同学再调过去,维持班级人数不变。
让校方没有想到的是,初一、初二两个学年的期末和期中考试成绩中,占到前50名的同学中,一三班占比不到一半,而其它六个班级每个班,都有成绩在年级排名中靠前的同学,其中一五班的宋茜茜两年来无论大考还是小考,成绩排名稳居年级前十,还有一班的木拉提汗、二班的刘伟、四班的王雨辰、六班的刘涛、七班的阿佳、吴毕征……成绩都在年级排名前50以内。
多方考虑:校方决定新成立一个班级,把以前班级排名前五十名的同学集中到新班级,命名为三八班。当然认可课老师是年级段最优秀的资源,其中班主任是年级主任金霞老师。各个班级的班主任虽有诸多不舍,但也无能为力,自己的班级是留不住优秀学生的,因为这些学生还有另一个使命——冲刺地区二中!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的!
就这样从第三小学过来的梦颖、蕊蕊、木拉提汗又在一个班级学习,而刚开始就在三班的草骏晓则留在了原来的班级,班级只剩下二十多名同学。优胜略汰,自古以来就是发展的趋势。
新班级在教学楼的尽头,相对安静一些,管理相当严格,班主任金老师要求八班的同学,上午提前30分钟到校读英语,可是宋茜茜几乎还像以前那样踏着点进来,这让金老师很不满意,不止一次批评宋茜茜。宋妈以前也询问过女儿踏着点上学的原因,原来是这样的:宋茜茜以前每次到教室,作业会被几个不做作业的同学抄袭,自己辛苦做的作业,被别人抄袭,心里不爽,后来就形成了踏着点上课的习惯。在新的班级里,这种习惯一会还改不过来。
班主任虽然不满意宋茜茜的行为,也不好多说什么,心中暗想:期中成绩出来再说,对八班的学生,不能像对其他班级的学生一样,鼓励多于批评!
新班级课程进度快,题量大,比起其他班级多了一套练习册,尽管做题速度快,休息时间还是和其他班级同学没有区别。以前晚饭后宋茜茜还陪奶奶看一会电视,然后再去做作业,周末和能和蕊蕊去体育馆打一个小时的乒乓球,有时间还能骑着自行车溜达溜达。可是自从进到八班,虽然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座位不在一起,偶尔说个话,平时交往并不多,放学去车棚取自行车一路骑行,是她俩最快乐的时光。
周末打乒乓球不用商量自然也取消了,更别说出去遛弯了。那一年的冬季来得格外早,十月底一场大雪扑面而来,融化的积雪因昼夜温差大,而结成薄薄一层冰,对于骑行的学生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于是宋妈建议女儿坐公交车上下学,并且每个周末都过来看望女儿,补充点能量,偶尔也带着女儿出门打个牙祭。这么多年母女达成了默契:除非女儿主动提起学习,难得在一起的时光,宋妈不会问学习上的事情,破坏温馨的气氛。
宋茜茜每天上午上学、放学和下午上学都坐公交车,下午放学步行回家,一是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省一元钱的车费,一周内如果公交晚点,省下来的车费可以打的士,不耽误时间。既然孩子有这种想法,宋爸宋妈完全赞同并支持女儿的想法。
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期中考试如期举行。毕竟是进入八班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成绩还要作为保送的参照标准之一,同学们鼓足了劲头拼搏一番。
考试成绩很快出来了,宋茜茜名列第五,班主任金老师再也没有提早到30分钟的事情,茜茜也尽可能提前乘坐公交车,尽可能和大多数人的步调一致,也在慢慢融入新的集体生活。
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天气已经进入了寒冬,零下二十度,这还能理解,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一年雪特别多,整个冬天落雪32次,不但给打扫积雪的环卫工人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量,还给公家车准点出行造成不便。宋妈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给孩子们增加了交通费,要么拼车,要么独自打车,无论如何不能耽误孩子们按时到校。
其中考试结束的第一个周末,迎来了宋茜茜的生日。宋爸手头有事,宋妈提前刚过你陪伴女儿。第二天叔叔和婶婶早早定了饭店,要给茜茜举行一个仪式。这一天宋茜茜难得去溜冰场,酣畅淋漓地滑冰,宋妈陪着骑冰上自行车,让女儿彻底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
忙碌起来,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快,艰难跋涉中迎来了期末考试,成绩如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