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晚8点,有多少朋友都在各个视频直播平台学习听课,甚至有时会为同时段到底选哪一个主题左右犯难。除了那些“熊孩子”们,成年人能在晚饭后坚持在线学习,有两个原因:要么太闲了,要么太恐慌。反正,那些听起来蛮有道理的知识点,多少能给内心以慰藉:瞧,我在学习吧,我没落后吧,我能跟上时代。
尤其是经历了疫情时刻,人们领教了2020年第一只“黑天鹅”的威力所在,已开始正儿八经的思考如何应对今后的不确定性了。一年前,我曾在《2019,在不靠谱的时代勇敢转型》新年贺词中,把人们常说的VUCA直接翻译成“不靠谱”。而应对“不靠谱”的最好办法,就是持续学习。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复盘过去,筹划将来,为可能到来的“不靠谱”未雨绸缪,也算是带给我们的成长和成熟吧。
学什么呢?既然过去那套失灵了,当然首选是“创新”。于是,“创新”这个词,再加上“颠覆”的助威,一瞬间风靡各个社群,如果你都没听过克里斯坦森,不知道熊彼特,不清楚第二曲线,不了解颠覆式创新,你连微信上打招呼都不好意思。所以,把那些有关创新和颠覆的视频和书籍拿过来,来一个集中式消化学习,至少别给隔壁老王落下,几天功夫下来,这些词也可以朗朗上口了,别人提到的几个案例也略知一二了,于是,便可以潇洒的江湖走起了。
创新当然非常重要。没有创新,人类进化都成问题,更遑论美好生活。因此,创新的现实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问题是,创新是个持续投入的事,把创新变成认知的一部分,变成意识和习惯的一部分,要比某个时候特别冲动的来一把“创新”重要的多。换一个角度看,老祖宗那句“以不变应万变”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里的“不变”,不是墨守成规,而是牢牢抓住本质、原则和底线等相当长时间内“准不变”的要素(不是绝对概念),为正在进行中的“万变”保驾护航。从企业的角度看,管理者要把某些“不变”抓紧抓牢:
“不变”1:客户价值为本
客户不买单,累死也枉然。从这个角度而言,财务视角的现金流,其实就是客户视角的“满意度”:客户满意就买单,买单就有现金流,而且是持续正向的现金流。因此,那些真正意识到“现金流是命脉”的企业,恐怕要往前走一步:牢牢抓住“客户满意”这个起点,才会有持续增长的现金流。
有人会说,客户不一定是对的呀。其实,他可能曲解了“客户”的概念——现有的客户是客户,潜在的、未来的客户不是客户?不能识别潜在客户,那是企业“近视”的问题,不应该把板子打在客户身上。就连很多人经常提起的“苹果乔布斯就不做市场调研”的传言也是漏洞百出:市场调研,不一定非要靠专业的第三方调查机构来做;所调查的客户也不一定能说出自己确切想要的是什么,但这不等于说客户没有潜在的需求;客户选择你,是因为你的产品/服务满足了他的需求;客户抛弃你,是因为你的产品/服务未满足他的需求。自打有了市场,有了商业,有了供需关系,从亚当.斯密到李佳琦,客户价值这件事,就是公理,从未有改变。
“不变”2:运营效率为先
相同的产品,为什么客户买他不买你?相同的质量,为什么他的价格比你低?相同的价格,为什么他的利润比你高?说到底,还是企业的管理内功——运营效率。如果你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长久,客户自然会为你买单。沃尔玛、麦当劳、丰田、华为、美的、格力等企业的竞争优势背后,都有运营效率的极致追求。
换个角度看,无论是社会变革还是技术变革,人们总要穿衣吃饭。行业的存续是长周期的,企业的存续是短周期的,所以马云才会说“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就是这个逻辑。因此,在行业内保持领先,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对企业内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保持警惕,始终围绕客户价值优化和改进运营效率,有时还需要流程再造或者推倒重来,这些都是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问题。
回归到企业层面看,运营机制的变革,是企业永恒的命题。以日系企业为例,如丰田、松下、NEC,很多人都说,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日本制造”的优势不再了。这可能是个天大的误解。松下确实在退出传统家电领域(个中原因不再展开,牵扯到企业对行业发展的战略研判,以及竞争对手的相关成熟度),但诸如马桶盖和新能源车载电池,松下早已遥遥领先,松下只是转换了赛道和战场罢了。但,如果没有松下持续优化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效率,怎么可能这么快的切换赛道?只要有运营效率这个武器在,造马桶盖和造电器没啥本质区别。
“不变”3:伙伴满意为要
企业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除了客户之外,上下游、供应商、外部协作者、内部员工、股东、政府和第三方等等,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人(Stakeholder),任何一方伙伴不满意,这生意都不好干。因此,如何满足各方伙伴的需求,如何保证大家的满意度,就是企业必须坚守的基点。
以员工满意为例。员工不满意,客户怎么可能满意?阿里巴巴、腾讯、海尔、万科、海底捞等企业,在它们成长的历程中,都曾有过“客户第一还是员工第一”的争论和实践。事实上,争论本身的最大价值绝不是答案,而是会让企业深度思考客户价值与员工价值的互动关系。如何让员工满意?讨好不行、收买不行、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总会失效,怎么办?回归马斯洛需求,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企业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才是关键。
近期,阿里、华为、小米、美团、格力、京东、顺丰、联想等企业的做法和实践,展现了各自不同的价值理念,但尊重员工、关注员工、爱护员工,却是大家的共识所在。不断提升包括员工在内的伙伴满意度,才是构建企业进化生态的最佳方式,这个“不变”是必然。
“不变”4:组织学习为根
这个假期,您都在做什么?学习。很好,这个回答比“补觉”强的多。学习之后有哪些收获?是不是腰不疼了、腿不酸了、走路更有劲了?胡说,那是药。这个假期,无论您是读书听课,还是观看视频直播,都是在学习,都会有收获。但反过来问,如果学习能成为日常的行为习惯,能成为每周的必选动作,会不会让你的提升更快?
个人如此,企业亦如此。针对业务问题的小组研讨、针对技术问题的研发攻关、针对某项差距的对标改进、针对某个模块的跨界交流、针对投资机会的市场考察……这些都是企业的学习形式。当学习成为企业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解决战略敏感度问题,还能持续解决运营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伙伴满意度提升等问题。原来,做好了“学习”这一项,企业其他三个“不变”才有坚实的基础,“学习治百病”,此话有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彼得.圣吉当年所提倡的“学习型组织”,就能明白它的确切含义。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与其在不确定的状态下不知所措,不如在确定性的四个“不变”层面用足力量,再加上您近期恶补的那些创新火花,未来可期。
(来源:世界经理人,作者:杨继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