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允炫
思维的围墙
人各有不同的思维,总的来讲就两种,一个是受害者思维,一个是控制者思维。
对任何一件事情的思维,无论有多少种表现形式。概括起来讲都是这两种。
举例说明,有人升职了这件事情。
对怀有受害者思维的人来讲。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领导太偏心了。我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升职的不是我?
而对于控制者思维的人来讲。别人升职是因为他们努力工作,是他的专业能力强,做事方式也接近领导的意图。如果我能做到这样,我也可以升职的,努力吧。
有受害者思维的人,对任何事情的考虑都是负面的,消极的,主观的。在他们心里有一堵受害者思维的墙,将他们的其他思维都阻断了。
所以他们整天忧心忡忡,焦虑,担心,愤怒。认为整个世界都欠他们的。
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都会进入受害者思维的轨道,无法自拔。这是他们受害者思维的怪圈儿。
他们不想努力,不想吃苦,总想搭别人的顺风车,总把别人用吃苦努力换来的成果,认做是走了歪门邪道,或者是有其他优越条件,亦或是借了其他外界的力量。
这样,长期以来他们就形成了受害者思维。
有控制者思维的人,对任何事情的考虑都是正向的,积极的而且是客观的。在他们心里总是一种客观的思维,这引导他们正确的思想,理智的分析,辩证的认识。
他们的思维形成一堵正向,客观,理智的思维之墙,这将其他的思维也给挡在了外面。
所以他们都整天是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无论什么事情都能理智看待,正确分析,客观而公正。不偏激,不抱怨。
因而他们努力上进,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不断拼搏。他们当然明白有外部的优越条件,对于他们实现目标来讲确实是有帮助。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得靠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争取,没有平白无故的成果。不付出怎么会有回报呢?
无论是受害者思维还是控制者思维,都是长期以来的这种思维习惯形成的。
也许是因为各自不同的环境,让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思维习惯。
有受害者思维的人。往往是能力不足却不想努力,安于现状,总是看到别人的优势:别人的出身好,别人的天资聪明,别人的社会资源丰富,而自己没有。
其实这都是自己不想改变,不想努力的借口。
有控制者思维的人。往往喜欢把事情做好做强。因而努力向上,积极拼搏。他们也明白有一些人确实很有资源很有优势,但是那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会成功,但是努力一定就会有好的成绩。努力不断拼搏总会成功。
他们从不为自己的付出而未得到相应的回报而怨天尤人。他们认为可能是自己的努力还欠缺一些。于是接着努力。
冲破思维围墙,其实就是要打破受害者思维的心境。
这需要改变受害者思维的心态。心态变了,一切都变了。思想造就人。你是什么样的思想,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人们对自己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你所见到的场景都是你的心境变化而来。也就是物随心转,境由心生。
当你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姿态,不心生气馁,不怨天尤人,你的好运自然会纷至沓来。
允炫2022年9月26日作于深圳。
网友评论